榆次文庙,在榆次市区内的龙王庙街北侧,为榆次现存最古的建筑,为北宋咸平二年(公元999年)县令龚父主建,金、元、明、清以及民国年间屡有修葺,建筑范围也随之扩大,至民国初年,孔庙占地北至任家巷,南至龙王庙街,东至奎楼院,西至射圃,南北长27.7丈,东西宽19.4丈,占地约8.8亩。民国八年,又在文庙西侧购置旧民房,建台植杏,周环花墙,并仿照山东曲阜杏坛匾额上的篆字制了匾。
榆次文庙是榆次城内古庙中规模最宏的的建筑,尤其是其中的大成殿
,明伦堂、敬一亭、尊经阁以及前面的戟门、棂星门等都是斗拱迭集、飞檐高啄。历来为榆次最高学府住地,可惜文革以来,被陆续拆除,仅存戟门以前的一小部分明代建筑。
2004年榆次区对榆次文庙进行了修复和重建,修复后的文庙,主要建有影壁、石牌楼、过街木坊、棂星门、泮池桥、状元桥、大成门、名宦祠、乡贤祠、神厨所、斋宿所、大成殿、明伦堂、敬一亭、尊经阁、东西学宫、廊庑等,占地面积达到23000平米,其中建筑面积6000平米。大成殿
榆次文庙照片(2张)
是文庙的中心建筑,面阔九间,进深五间,殿内供奉有先师孔子塑像,孔子塑像两侧供奉有颜回、曾参、孔仍、孟轲等儒家代表人物的塑像。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