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顺宗李诵丰陵
山形与山体:
属乔山山脉南支南侧的突出山体,名为金翁山,又称卧虎山。陵墓在金翁山之阳,凿山为陵,山西为沟壑,南、东面为山坡地带,山北为沟壑坡地。山体阳面表层为裸露的石灰石,其余三侧为黄色土壤,陵墓因山为陵,封内四十里,陵据山势,极其雄伟。
陵址与陵制:
唐顺宗李诵为唐代第十位皇帝,公元805年继皇帝位,第二年因病而死,葬于丰陵。
位于陕西省富平县曹村镇陵前村金翁山,在富平县城东北约25公里处,地理座标为东经109012′10″,北纬34032′15″。海拔780—845米。陵园建置和唐定陵略同,内城四门,东西相距1850米,南北相距为1500米,总面积为277.5万平方米。陵南向,高约800米左右,陵园东西宽250米,南北长600米,清乾隆十四年(公元1749年)曾奉文招募陵户,筑墙防护,围墙前后各一门,该陵除陵口甬道在“文革”中被掘外,其它保存完好。有华表1个(半裂),现存土阙4个,分别在后沟、马家坡郊野。据调查,现仍埋弃地下有:北门石狮1个,西门石狮2个,华表1件(残)。
据《唐令要·州县改置上:关内道》卷七十载:贞元四年(784年)升富平为赤县(由京城直治理)以奉陵寝。赤县制度是唐时首先实行于关内道的一项措施,以保证陵寝的保护和供奉为主要目地,其县品级高于一般县治。后又昇县为州。
唐哀帝天佑二年(905年)将富平县改治鼎州,隶属耀州(时鼎州为二级州)。元陵封域时在鼎州辖地。
1984年6月,改公社为乡、镇。1998年5月,改曹村乡为曹村镇,丰陵仍属陵前村辖地。
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及建设项目控制情况:
1956年8月6日,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丰陵为第一批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1年6月25日,丰陵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2年4月20日《陕西省人民政府批转省文物事业管理局关于省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的报告的通知》(陕政发[1992]35号)。
A区(重点保护区):东至支家村,南至陵前村,西至马家坡,北至甘河村。
B区(一般保护区):以该陵四门土阙外延20米内。
C区(建设控制地带):B区外延30米内。
标志碑:
标志碑为石质碑刻,工字型底座。碑宽110厘米,高130厘米,厚17厘米;座宽145厘米,高60厘米,厚40厘米。碑正面宋体“陕西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下为隶书“顺宗丰陵”,以下分别为宋体“时代·唐”、“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一九八三年七月,富平县人民政府立”。界桩共4块,均为石质碑刻,宽63厘米,高120厘米,厚15厘米,正面分别用宋体标明唐顺宗丰陵东、西、南、北界;背面无字。标志碑位于陵山下偏东处。
我是周沙沙,我为家乡代言
梧桐子主页 http://www.wutongzi.com/uc/92827117.html
能力秀主页 http://www.wm23.cn/ideal
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5297464927
微博 http://weibo.com/u/5297464927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