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有幸学到了管理学这门课,刚接触这门课时,感觉“管理”这两个字比较抽象,甚至觉得管理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领域。上了这门课我才发现,其实不然,正如管理学课本上说的:“管理学科是一门科学,而管理的行为则是一种艺术。”百度上对管理学的解释是这样的:“管理学(又称管理科学,ManagementScience)是一门研究人类管理活动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它偏重于用一些工具和方法来解决管理上的问题,如用运筹学、统计学、心理学、行为学等来定量定性分析。管理的定义为管理者和他人及透过他人有效率且有效能地完成活动的程序。经济学是解释问题,而管理学则是解决问题。”可见管理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科学。不管课本上写着什么,我认为,管理最主要是靠人际交往能力,是靠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来完成的那么一件事。有句俗话说得好,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组织分工合作得好与否,办事效率会比个人能力更为重要。那么,这个时候的领导者又或者是管理者的作用就显得尤为突出。正如课本上对管理者的定义一样,管理者是负责协调组织内部关系,起到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激励下属的作用。所以,管理是组织的核心,是必不可少的。同时,管理又是无处不在的。大到国家的治理,小到班级的管理,管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本人有幸担任过班长,班长作为一个班的领导,就是充当了管理者的角色。同时,在大学生活中,同学们基本上都是第一次离开家甚至是第一次独立生活自己照顾自己。那么,作为班长的我,更是感受到了作为一个管理者的责任。在担任班长的期间,班上各种事务需要安排,上级领导者(辅导员)下达的命令需要我传达到下级同学们那里。刚坐上班长的位置,就有个挑战摆在了我的面前——班级开学聚会。这就需要我协调组织各班委配合我的工作,大家一起商量关于外出聚餐的事宜。本以为我就是负责踩点探路选择聚餐地点和收集经费的,当然,我也确实兴致勃勃的叫上了几个班委与我一同前往镇上进行踩点确实聚餐地点,通过走街串巷,多方打听,我的各种计划浮上心头。最终在考虑同学们的实际情况等诸多方面因素过后,最终聚餐计划定下来了。但当我向大家宣布聚餐计划时,才知道要做好一个管理者不是我想象中的那么容易。因为人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每个人都会有每个人的情况,我的聚餐计划,由于时间与金钱的问题,导致很难实施。比如有同学提出了建议而有的同学却不认可,关于时间,大家也不能做到同一时候有空,我就需要两方面去调解,努力使他们统一。协调是谋求大家行动上的步调一致,沟通则是求得思想上的共同了解,没有恰当的协调和有效的沟通,再好的计划也不能付诸实施,由于实际情况的限制,我的计划并不完美,班级聚会有部分同学缺席,对此我深感遗憾。管理学中的决策一课中提到,决策的步骤分为:
1. 识别问题。决策过程始于一个存在的问题,即现实与期望状态之间存在的差异。
2. 确定决策标准。管理者必须确定什么因素与决策相关。
3.给每个标准分配权重。并非上一步所列的标准都是同等重要的,因此,为了在决策中恰当的考虑它们的优先权,有必要明确每个标准的重要性。
4. 拟定方案。这一步要求制定者列出能够成功解决问题的可行方案,这一步无需评价方案,只需列出即可。
5.分析方案。方案一旦拟定后,决策者必须批评地分析每一个方案。这些方案经过与步骤2、3所述的标准与权重的比较后,每一方案的优缺点就变得明显了。
6. 选择方案。决策者要选择方案中得分最高的。
7. 实施方案。
个人认为我的计划方案是好的,是通过层层筛选出备选方案中最具有可操作性的,不过,事实告诉了我做出好的决策还需要上下协调,那样的决策才是科学的,可行的。说到这,我想起了管理学家西蒙的一句话:“管理就是确切地知道要别人去做什么,并使他用最好的方法去干”,要充分考虑被领导者的感受与意见,才能做好管理者,为达到目标提供更好的人员基础。这一点理论在美国心理学家戴尔.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一书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这本书同时也是我人生中对我影响最深远的书之一。不对,那就是最深远的,没有之一。书中写道:“天底下只有一种方法可以影响到他人,那就是提出他们的需要,并让他们知道怎样去获得。”我们在钓鱼的时候不可能把蛋糕和蚯蚓同时放进水里,然后征询鱼儿的意见——“嘿,你要吃哪种口味?”我们为何不能用这样的例子来“钓”一个人呢?作为管理者,要了解别人的需求,并且充分考虑该需求,才能成功地“钓”起对方,使之达到管理者想要的结果。管理学的魅力在于科学与艺术的融合、事理与人情的统一、应用与创新的结合。管理学的魅力远远不止于此。学习、运用管理学,可以提高你的提高智商情商财商,使你学会正确地做事、做正确的事,更重要的,使你从中体会科学之美和人性之美,让生活更加充实和充满乐趣。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