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自由 ---------读张爱玲Y

家乡区县: 韶关市南雄市

说来,我也不算是张(爱玲)迷,闲来也只是喜读一些她的文字,只觉张的文字犀利露骨,勾划出一个个时代背景下的男人女人骨子里的东西,它是真实中带着些许张的叛逆与独立自由的性情。

《十八春》:如果说蔓桢是个悲剧,那也是个时代的悲剧。祝鸿财终究是个浪子,蔓璐终究使的是舞女的惯用伎俩,她母亲也终究是个封建遗留的老妇人。如果说蔓桢是旧社会向新社会过渡期追求自由独立的新女性形象,但她是失败,悲源于,她没遇对人。沈世钧的保守毁了她1/4个生命,自己的不彻底的追求欲毁了她1/4个生命,余下的1/2就全是社会的遗留恶物,还毁了一个追求自由的新女性。十八岁时的相遇,再经十八年的重逢,花开花又都谢了。

《怨女》:曾经渴望过,曾经梦幻过,街对过的风景曾独好过。这就是张爱玲,她得先找出一个典型,一个被旧社会压抑着,追求自由新生的形象,这个新生的渴望是寄托在一个畏缩保守的男性身上,最终希望被压抑下去,继续着阁楼里或小姐或太太或姨太太的颓废糜烂生活,于是也没有怨没有恨了。

《小艾》:一个终于从压迫中走出来的女人,她遇到了适合的人,合适的家庭,借到了解放的光,过上了幸福生活。彻底的反抗与追求加上合适的人选又碰到新时代的背景,造就了张的小说中为数不多的走向幸福走向自己所求的成功形象。

《倾城之恋》:反抗的力量原来如此之大,可以挣脱束缚,义无反顾地将自己托付给一个认识几小时的人,这就是任性?这就是叛逆?挂在嘴边的爱始终是缺斤短两的,少一份信任,少一份依靠。经历了战火,经历了“生死契阔”,大抵才是真爱。“生死契阔,与子相悦,执子之手,与子携老”,还是如范枊原说的终没有选择吗,也或许爱真的是时间、空间在选择我们,还真应证“在恰当的时间,适合的地点,遇到合适的人,然后问候一声,噢,原来你也在这里”,这大抵就是爱了。

《色戒》:一幅激进的学生分子与老反革命派的斗争水彩画;一幅旧社会上层社会糜烂奢侈生活的油画;一幅柔弱女子与奸滑男人较量的素描。

其实,佩服王佳芝,认同白流苏,同情蔓桢,祝福小艾。

游Hui(2014-12-0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