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爷宫前尖米丸

家乡区县: 揭阳市揭东区

关爷宫前尖米丸是是广东地区一道汉族传统名小吃,关爷宫前尖米丸是充满乡土情韵的炮台镇传统小食。它以丸体鲜嫩爽口,汤味清美香醇,制作烹调工艺独特而世代受到人们喜爱。早在120多年前的清光绪年间,炮台已经成为繁华的商埠,位于市区中心的关爷宫前米市活跃兴旺,10余家小食摊档竞争激烈。为招徕生意,新寨村民吴成敬,吴书信两家小食摊,别出心裁地创制出以当地特产尖米(即大米)为原料,丸体两头尖,形似尖米的小食品,烹调为汤,别具风味,一时顾客盈门,轰动市井。至清末民初,两家尖米心潮店第二代传人吴文光、吴锡友同时在关爷宫前两侧设摊,从丸体的制作和烹调的工艺上进一步提高,形成独特的小食风格。

捞起放于石磨,辗成米浆,取纱布将米浆过滤,除去粗杂质,然后倒进锅里加温边用木棒搅拌,至水温六、七十度后转为慢火,煮成糊状,冷却凝成块状,配1/3生浆,揉捏成团,再取事前凿满直径0.5厘米小圆孔的木板,置于盛清水的鼎上,慢火加温,至现蟹目水,即将浆团放于木板上搓揉,用力压其顺小圆孔滴滴漏下鼎中,因浆团半生不熟,挤下圆孔的丸体每段约2厘米,两头坠缩为尖状,落鼎煮熟,便成为小巧玲珑的尖米丸。因其制作经过10余道工序,十分精细,丸体柔韧润滑,略有弹性,煮汤倍感爽嫩可口。

PurpleSun(2014-12-0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