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民俗文化

家乡区县: 上蔡县

1、民间舞蹈
本地节目喜庆时有龙门舞、旱船舞、骑驴舞、推车舞、抬花轿、狮子舞、高跷舞和竹马舞等。此外,还有铜器会,每逢春节前后,与各种舞蹈连在一起,形成数里长龙,锣鼓喧天,十分热闹,至元宵节达到活动高潮。
2、民间工艺
本地民间工艺有剪纸、泥塑、吹糖人、扎彩、打铁花、木刻、缝制布玩具、木偶,麦秆编织、雕花核桃扣,其中汝南王桥麦草画享誉海内外。

3、民间戏曲
本地主要戏剧剧种有豫剧、越调和曲剧。

4、宗教信仰
本地主要有五大宗教,即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和道教。其中天主教和基督教是鸦片战争后传入的。伊斯兰教是随着回民在本地定居而传入;佛教的传入始于东汉;而道教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一种宗教。

5、民间习俗
本地晚饭叫“喝汤”,喜面食,面条、油馍、油饼、饺子在本地饮食中占重要位置,饺子又名“扁食”。驻马店的面食历史悠久,风味独特。相传两千多年前,孔子周游列国到蔡国(今上蔡县),叶公曾用沈岗油馍招待他。
本地亲朋、邻里之间给生孩子人家送礼品道喜为“送祝糜”,赴酬道喜的筵席为“吃祝糜”,结婚有“送好”(男方父母到女方家送给女孩买衣服钱)、“定日子”(双方父母商定结婚日)、“添箱”(女方父母亲为女儿准备的嫁妆)的规矩。
春节家家户户早上吃饺子,放鞭炮,正月初五为“破五”,认为过了这一天才能做事;农历二月二,称“龙抬头”日,男子有节前理发的习俗,称剃龙头。
挪臊坡 妇女生育满月,娘家或亲邻接去住一、二日,家中打扫卫生后再接回家,亦称住弥月。
六十三,送枣山。父母年至六十三岁,出嫁女儿蒸一座枣山送来,亦有蒸馍的,一岁一个,祝愿父母健康长寿。
六十六,割块肉。父母年至六十六岁,出嫁女儿买一块猪肉送来,祝愿父母健康长寿。

紫陌潇黛(2014-12-0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