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田县许庙村(二)

家乡区县: 西安市蓝田县

据《西安通览》载:唐武德三年(公元620年)分蓝田一部分置玉山县,县域大约为如今蓝田县东川、南山、东山及横岭一带。玉山县城址在现今曲子村附近。贞观二年(公元627年)又废玉山县,并入蓝田县。唐永淳元年(公元682年)大兴土木,武则天在玉山县城旧址上敕勒修建万全宫,次年改万全宫为万全寺,香火极盛。武则天在万全寺置僧人数十名,作为皇家寺院,专门为母祈福。到了宋代,万全寺被废,改称万全堡,在原址上置玉山乡,其余房屋被当地老百姓利用,变为民宅。曲子村留有万全宫遗址,民国八年尚存铁香炉、断垣、古柏等。小城镇建设与红酒文化因为许家庙每年“三月三”庙会热闹非凡,周围十几个县的商贾都借庙会来这里交易货物,清咸丰三年,县老爷就干脆把集市由玉山村搬至许家庙。当时,许家村与杜家村中间隔着约1000多米宽的庄稼地,搬上来的集市就安排在这个空地里。经年发展,四周盖起了商铺,形成了后来1000多平方米的商业区。到了民国时期,许庙街出现了东西南北平行的“井”字型街道,东西两条,南北两条,街上商铺毗邻,各种小手工业作坊应有尽有。干果行,中药铺,布匹店,文具店,饭店,典当行,打铁的,做银活的,皮革作坊,染坊,理发铺,可以说,五花八门,繁华至极。许庙街成为蓝田县三大镇之一。建国后,玉山区政府,以后的东风公社,再后来的玉山镇政府,都把办公地址设在许庙村,从此,奠定了许庙村成为县城以东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改革开放前,社办集体企业如农械厂、缝纫社、农机站,炼乳厂、供销社等,均建在许庙街上。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一些镇办企业都看好许庙街,如玉山奶粉厂就建在村北边,私营军源养牛厂建在村子东边,个体商铺、较大一些超市布满许家、杜家与曲子。近几年新农村建设较为突出,沿蓝渭公路盖起了一座座整齐化一且具古典风格的三层楼房,本村人,外地人纷纷入驻,办起规模较大的饭店、商号,有个别一些事企业单位也租住进来。在小城镇建设规划下,许庙村首当其冲,四个自然村不同程度地大兴土木,建房热逐渐升温,特别是商贸中心由许家向南扩展至杜家、曲子后,杜家沿街盖起了三层乃至四层高楼,房屋样式设计新颖,如别墅般。外墙贴瓷片,室内装饰豪华,大多被外地客商看中,特别是南方浙江等地客商多用来创办大型超市。有如城市规模较大的百货超市、服装超市、电器超市。已有157年集贸历史的许庙街,村里人除农耕以外,大多从事商业经营,或开商店,或办饭店,或从事各种工艺品加工,大部分人靠房屋出租解决经济来源。许庙街仍然延续每逢四、七、十日逢集,四面八方群众前来赶集,商贾云集,热闹非凡。集市上地方小吃如糍粑、神仙粉、葱花饼、饸饹、油糕、米线、凉皮应有尽有。因为交通便利,城里人常常利用节假日或骑摩托车或开小车,来许庙街购买时令野生蔬菜,如香椿、山韭菜、白蒿等。也有专门赶来购买核桃、野鸡、鲜蛋等土特产品。改革开放,特别是玉山镇被定为蓝田县两个重点建设的小城镇以后,许庙村变化更大。目前,在许庙村安家落户的商户463家,从业人员2800人,每个集市日人流量约3万余人次,日平均交易额可达20万元。选址在许庙村的西安市玉山奶粉厂、玉山军源牧业有限公司、玉山葡萄酒庄园有限公司,使许庙村更加名声远扬。

特别宠爱(2014-12-0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