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 玉山脚下住着一户姓王的人家,夫妻年过半百才生下一个宝贝儿子,取名王顺。一是要儿子顺顺当当长成大人,二是希望他将来听说听教,孝顺父母。 王顺的父亲,为了给儿子挣下一份好家产,风风雨雨,没黑没明的干活,农忙下地,农闲打柴。没有几年,积劳成疾,便一命归天了。撇下孤儿寡母,相依为命,光景凄凉。王顺的娘是争气好强的人,为了王家香烟,她铁了心,暂不改嫁,把全部心血都扑到王顺身上。除了耕作仅有的几亩薄田以外,起鸡啼,熬半夜,给人家纺麻织布,补旧缝新,那怕日子过得再紧,自己再吃苦,也不要小王顺受半点委屈。母亲吃黑的,给王顺吃白的;母亲喝稀的,给王顺捞干的。冬天不叫冻着,夏天不叫热着,她瞅着小王顺一天天长大,盼望着自己能过几天舒心日子。谁知这个王顺自小不成器,七岁时送进学堂,他不读书、不习字,整天上树掏鸟窝,下河抓蛙鱼;骂先生,打同学,调皮捣蛋恶作剧。有一回,先生生了气,打了王顺一顿板子,事后他便钻进茅厕,给先生尿壶底上钻了个眼,害得先生晚上把尿漏了一炕。后来干脆连学房门也不登了。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