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田美地-王顺山2

家乡区县: 西安市蓝田县

回到家里,更加脱疆野马,没有约束,他联络一群顽童,整日要枪弄棒,争强斗胜,损害庄稼,糟蹋瓜果,凌老欺少,偷鸡摸狗,左岭右舍三天两头寻他娘告状。娘苦苦劝他,他全当耳边风,说得重了,他暴跳如雷,闯出去寻告状的人算帐。慢慢地恶习养成,娘叫往东,他偏向西;娘叫打狗,他偏撵鸡。俗话说:“独柴难烧,独子难教”,握的紧了怕捏死,放的松了怕飞咧。等到王顺二十岁那年,母亲又气又急,一病不起了,王顺还在外浪荡。为娘的流泪自叹:“老身无能,百不中用,没指教好儿子,二十岁的人了,别说成家立业,再这样下去,这几亩薄地迟早也要被他踢腾掉的。为了让儿子把自己埋到这块地里,直说肯定不行,一天,娘央人把王顺叫到床边,流着泪故意对他说:“儿啊!你看娘也活不久了,我临死求你一件事,你千万记住,我死后,你把我埋到玉山顶顶,让为娘眼宽眼宽。”话一落音,便气绝身亡了。王顺这时悲痛不已,思前想后,悔恨自己以往不听娘话,把老人气死了。娘临死说的话,他一定要听。 于是,他将母亲的尸体背上玉山顶顶,怎奈山顶没有一捏捏黄土,王顺只得从山下挑土,挑啊挑,不知过了多少天,挑了多少担,娘的尸体总是埋不严。过分的疲劳与悔恨使王顺又痛哭一场。心想:“可能是我过去不听娘的话,对娘不孝,老天爷有意惩罚我吧”!便仰天长叹:“我王顺甘愿受罚,我要用汗和眼泪洗刷自己的罪过。” 一天傍晚,王顺挑着一担黄土刚到山顶,“咔嚓”一声,扁担断成两截,两筐黄土倒在地上,眨眼间变成了两座高高的山峰,娘的尸体被深深地埋在底下了。从此,王顺便在老娘墓旁结草为庐,为娘守坟。守坟三年后,他入玉山洞修行,最后羽化升天而去。唐朝大诗人白居易有诗赞道:“昔有王氏子,羽化升上玄”,就指的这个故事,后人也将玉山改名为“王顺山”了。 至今灞河两岸还流传着“王顺山戴帽,风雨就到”的民谚,雨点洒落,人们便说:王顺又在哭他娘了。又有谚语说:“旱时见山灯,雨在眉梢中”,说王顺每当天旱无雨,便挑灯上山,为民祈雨去了。因此,每当天旱无雨时,人们晚上终要朝王顺山注视,寻找那盏灯笼

特别宠爱(2014-12-0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