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成县,是浙江省温州市下辖的六个县之一,于1946年从瑞安、青田、泰顺三县边区析置而成,以明朝开国元勋刘基(刘伯温)的谥号“文成”作县名。
文成县位于浙江省南部山区,温州市西南部,飞云江中上游,全县东接瑞安市,南临平阳县、苍南县,西南倚泰顺县、景宁县,北界青田县。县城距省会杭州市274千米,距温州市区62千米(均系直线距离)。总面积1293.24平方千米。总人口21.21万人(2010年)。
1地理环境
文成位于浙江省南部山区,温州市西南部,飞云江中上游,东经119°46’~ 120°15’,北纬27°34’~ 57°59’。东邻瑞安市,南界平阳、苍南县,西倚泰顺、景宁县,北接青田县。
地貌
文成县境内山地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82.5%,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为典型山地的地貌。全境以山地、丘陵为主,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宜人的气候和复杂多样的地貌类型。
最高为西北部的石垟林场顶峰,海拔1362米。最低为平和乡大垟口,海拔15米。山脉分属两支,江北属南田山脉,为洞宫山脉分支。江南为南雁荡山脉分支,从平阳县进入文成县,东入瑞安市。山顶上有平台,也是文成县山地的典型地貌。
气候
文成县境属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为14℃-18.5℃,最热月份7月,平均气温28.2℃,极端高度40.8℃,最冷月份1月,平均气温28.2℃,极端低稳零下4.7℃。常年无霜期285天。[年降雨量1884.7毫米。南田、百丈景区和石垟、叶胜森林公园夏季平均温度15℃。
2自然资源
文成县拥有林业用地1358万亩,其中原始森林面积1.2万亩。森林覆盖率59.5%,活立木总畜积量160.07万立方米,常年采伐量1万立方米。毛竹主要分布在双溪、汇溪及叶胜、石垟林场。蓄积量562万株,年采伐量104万株。其他林产品有油茶籽、油桐籽和乌桕籽。油茶籽年最高产量750吨。在原始森林中有脊椎动物5纲34目379种,其中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动物有华南虎、云豹、黑麂、黄腹角雉、猕猴、短尾猴、金钱豹、金猫、白颈长尾雉、穿山甲、水獭等17种,其他两栖类和鸟类等动物100余种,比中国临安天目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的各种珍稀动物还要丰富。[4]
水能
文成县水能蕴藏量达50万千瓦,可开发资源42.29万千瓦,居温州市第一位,全省第五位。后相继建成百丈二级、三级电站,西坑高岭头一级、二级和三级电站,装机4.6万千瓦。全国最高水头百丈漈水力发电厂坐落在县城北面,装机容量20万千瓦的珊溪水利枢纽工程已竣工。
矿产
文成县境内矿产有锰、铜、金和铅锌矿等13种,矿点50处。其中尤以非金属矿花岗石、高岭土、萤石、叶腊石储量最为丰富。
3历史沿革
文成县名取自元末明初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谋略、文学家刘基(字伯温)的谥号。明朝开国元勋、大明军师刘伯温死后,明朝第十一位皇帝明武宗于公元一五一四年下了一道诰令,说刘基“慷慨有志,刚毅多谋,学为帝师,才称王佐”,“占事考祥,明有征验;运筹画计,动中机宜”,是“渡江策士无双,开国文臣第一”,故“今特赠尔为太师,谥号文成。”经纬天地为文,安民立政为成,合言之,文成就是经天纬地、立政安民的意思。
春秋战国时期属瓯越地。
秦统一六国后,废封国,设郡县,属闽中郡。
西汉惠帝三年(前192)属东瓯国。
西汉始元二年(前85)以东瓯地回浦乡建立回浦县,为回浦县辖地,属会稽郡。
东汉章和元年(87),改回浦县为章安县。
东汉永和三年(138),析章安县东瓯乡置永宁县,为永宁县辖地。
东汉建安八年(203),析章安县南乡建立松阳县,青田地为其所辖。仍属会稽郡。
三国吴赤乌二年(239),析永宁县置罗阳县,瑞安、泰顺地为其所辖。
三国吴太平二年(257),罗阳县、松阳县归属临海郡。
三国吴宝鼎三年(268),改罗阳县为安阳县。
西晋太康元年(280),改安阳县为安固县。
东晋太宁元年(323),从临海郡析置永嘉郡。松阳、安固2县均属永嘉郡。
隋开皇九年(589),废郡,改永嘉郡为处州,分松阳县东乡建立括苍青,青田为括苍县辖地。括苍、安固同属处州。
隋开皇十二后(592),处州改称括州。
隋大业三年(607),改括州为永嘉郡。
唐武德四年(621),永嘉郡复改称括州。
唐上元二年(675),析括州置温州。安固县为温州属地。
唐景云二年(711),从括苍县析置青田县,属括州。
唐天宝元年(742),改州为郡,括州改称缙云郡,温州改为永嘉郡。青田县属缙云郡,安固县属永嘉郡。
唐乾元元年(758),复改郡为州。缙云郡复称括州,永嘉郡复称温州。[5]
唐大力十四年(779),又改括州为处州,青田县属处州。
唐天复二年(902),改安固县为瑞安县。
宋咸淳元年(1265)改温州为瑞安府。瑞安县为其一部分。元至元十三年(1276),改瑞安府为浙江行省温州路。瑞安县为温州路一部分。元元贞元年(1295),瑞安县升为瑞安州,仍隶属温州路。[5]
元代,青田县隶属浙江省处州路。
明洪武元年(1368),改温州路为温州府。
明洪武三年(1370),瑞安州复改为瑞安县。
明景泰三年(1452),析瑞安、平阳地置泰顺县。
明代,青田县隶属处州府。
清康熙六年(1667),浙江省设杭嘉湖、宁绍台、金衢严、温处四道。青田县隶属温处道处州府,瑞安、泰顺两县属温处道温州府。
清宣统三年(1911),浙江成立军政府,青田县属处州军政分府,瑞安、泰顺两县属温州军政分府。
民国3年(1914),温州、处州合并,称瓯海道。[5]
民国16年(1927)废道,实行省、县二级制。县直隶浙江省。
民国21年(1932),实行县政督察制,县隶属行政督察区。瑞安县辖地先后属浙江省第十行政督察区、第四特区、永嘉行政督察区、第八行政督察区、第五行政督察区;青田县辖地先后属第十一行政督察区、第二特区、第九行政督察区、第七行政督察区、第六行政监察区;泰顺县辖地先后属第十二行政督察区、第三特区、永嘉行政督察区、第八行政督察区、第六行政督察区、第五行政督察区。
民国35年(1946)12月,行政院核准以瑞安、青田、泰顺三县边区析置文成县。[5]
民国37年(1948)7月1日,文成县政府成立。县隶属浙江省第五行政督察区。
1949年5月8日文成县解放,6月改名大南县。
1949年8月,恢复文成县原名。
1958年10月撤销文成县,和瑞安县合并。
1961年9月,文成县又从瑞安县析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文成县先后隶属浙江省第五专区、浙江省温州专区、浙江省温州地区革命委员会、浙江省温州地区。1981年9月,温州地、市合并,实行市管县体制,文成县归属温州市领导。[5]
4行政区划
编辑
文成县辖大峃镇、龙川乡、樟台乡、金炉乡、里阳乡、珊溪镇、巨屿镇、仰山乡、桂山乡、峃口乡、双桂乡、金垟乡、平和乡、周山畲族乡、公阳乡、玉壶镇、周壤乡、东溪乡、上林乡、金星乡、朱雅乡、南田镇、百丈漈镇、二源乡、十源乡、黄寮乡、黄坦镇、富岙乡、云湖乡、西坑畲族镇、石垟乡、下垟乡、岭后乡等33个乡(镇),384个行政村。县人民政府驻大峃镇建设路125号。[6]
5人口民族
编辑
人口
2010年人口普查,文成县常住人口为21.21万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26.49万人相比,十年共减少5.28万人,下降19.93%,年平均下降2.20%。
全县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4]8.11万户,家庭户人口为20.63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54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08人减少0.54人。
全县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11.07万人,占52.19%;女性人口为10.14万人,占47.81%。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14.51下降为109.16。
民族
文成县是浙江省、温州市少数民族的重点县,有少数民族成分24个,少数民族人口1.7102万,占全县人口的4.5%。其中畲族1.5927万,占少数民族的绝大多数。少数民族散布全县33个乡镇、287个行政村、30个民族行政村,设有西坑畲族镇、周山畲族乡2个民族乡镇,少数民族人口千人以上的还有富岙乡、黄坦镇、双桂乡。全县少数民族80%以上居住在海拔500米以上的偏僻边远山区、半山区,是典型的散居民族地区。随着改革开放以来人口流动性的增强,跨县、市婚姻增多,有近1000名少数民族同胞来文成县安家落户,他们大多是由贫困地区婚嫁而来的,占53%。43%的外来少数民族是以农业为主要谋生职业。
6经济
概况
2012年,文成县全年完成生产总值53亿元,同比增长8%;财政总收入6.39亿元,与上年持平;其中公共财政收入4.93亿元,同比增长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60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400元,同比增长8.5%和13%。
第一产业
2012年,文成县建成粮食生产功能区17个11600亩,主导产业示范区3个,特色农业精品园13个,顺利通过了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验收;成功申报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完成水利项目投资1.7亿元;实施特扶项目119个,完成投资6亿元。
第二产业
2012年,文成县全年完成生产性投资16.5亿元。完成工业企业改造提升项目13个。全年完成工业性投资5.4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34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产值21亿元。出台发展总部经济财税扶持政策,引进总部企业8家。
2012年,文成县全年实现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41亿元,同比增长84.7%,投资率达77.4%;其中“双十工程”完成投资32.27亿元。全年举行项目集中开工4次,新开工项目52个。引进招商项目17个,浙商回归到位资金13.9亿元。
第三产业
2012年,文成县百丈漈通景公路、安福寺建设等项目顺利推进,猴王谷、月老山景区基本建成并对外开放,龙麒源景区创成国家4A级旅游景区,珊溪镇获评省级旅游强镇。全年接待游客382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9.2亿元,同比增长35.1%和19.2%。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