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篦业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其始祖是陈七子,常州篦梳自魏晋南北朝流行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常州梳篦,昔日为宫廷御用的宫梳名篦,已成为百姓家中每日梳头洁发的必需品和收藏品,并且远销国外。常州梳篦系天然材料制成,据现代医学研究证明:经常使用,有缓解头痛,治疗失眠,醒脑,聪耳,明目,延年益寿之保健功效。
江南有谚云:“扬州胭脂苏州花,常州梳篦第一家”。常州梳篦始自晋代(公元265-420年),迄今已有1600余年历史,《常州赋》有“削竹成篦,朝京门内比户皆为”的记述,“文亨穿月,篦梁灯火”是清代常州西郊八景之一,历史上常州梳篦生产盛况由此可见。清时,苏州织造府官员为了谄媚皇上,每年旧历七月,总要到常州定制一批高级梳篦进贡皇宫。李莲英为西太后梳头用的常州产象牙梳至今留存在北京故宫。常州梳篦因此享有“宫梳名篦”之称。
常州梳篦声名之盛,在于选材讲究严格,工艺独特,制作精良。常州梳篦精工细作。齿尖润滑、下水不脱。如木梳,选用上百年的黄杨、石楠木、枣木,经28道工序精制而成;篦箕则选用阴山背后壮竹和上等胶漆、骨料,经72道工序精制而成。这既是日用品,又是工艺品。清末民初,随着生漆胶合技术的发明和产品出口,其知名度更是远播海外。解放后,常州梳篦生产走上了集体化和半机械化的道路。在继承和发扬传统的“雕、描、刻、烫”技艺
的同时,揉合日用品、工艺品、装饰品种种特点,不断推陈出新,使梳篦成为富有民族传统风格和艺术魅力的日用工艺品。其中有融艺术欣赏保健功能于一体的“长寿梳”,有“四大美女”、“红楼十二钗”等造型欣赏梳,有蝴蝶、龙凤、脸谱、民族娃等旅游纪念梳,以及如琮似玉玲珑剔透的各式篦箕,真是百梳相映成趣,千篦独具匠心,令人爱不释手。美国电影《星辰女娇娃》中,女主人公以常州梳蓖作胸饰,印尼总统苏加诺访华回国也将两张常州篦箕作纪念品带走。海内外传播媒体赞不绝口,各界旅游人士更是倍加青睐。
随着时代的变革,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篦箕、木梳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它不再是单一的生活用品。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木梳产品突破了千百年来一成不变的传统式样,对梳篦产品进行更新换代。从传统单一的实用性,逐步发展成日用造型梳、工艺欣赏梳、相拼梳、按摩梳 、旅游纪念梳等几大类,产品题材丰富多彩,有历史名人、飞鸟走兽、民间传说、名胜古迹、动物花卉和各种戏剧脸谱等款式达 700 多个,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馈赠亲朋好友的上乘礼品。
我的主页 http://abc.wm23.com/ZANNA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