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王山碑林位于陕西省耀县药王山(原名碧玉山)。山上建有药王(古代医学家孙思邈)庙,庙前五通高大石碑上刻有孙思邈著《千金要方》内容,山上还有纪念孙思邈碑碣百余通。
药王山石刻
药王山石刻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陕西耀县城东1.5公里处,是唐代医学家孙思邈长期隐居之处,因民间尊奉孙思邈为“药王”而得名。
姜女祠
铜川姜女祠位于印台区金山山麓,距铜川古城约1.5公里。这里交通便捷,环境幽雅,兼有神奇、悲壮的姜女传说,使其蒙上了几分神秘色彩。据《陕西通志》、《大名一统志》、《郡国志》以及山海关孟姜女庙刻记载“孟姜女是陕西同官(今铜川郊区)”人。相传孟姜女千里送寒衣,却没见到丈夫的面,她悲痛不已,放声大哭,一下子哭倒了800里,在倒塌的废墟里她找到了丈夫的骸骨。于是带着骸骨往回走,快到金锁关时,秦兵追至,情急中孟姜女抓住身边的山崖一转,挡住了追兵,人们把那座山称为搬转山。她继续往前走,走到同官金山下时,遇见一个石匠。石匠说:“你是‘没有根的浮萍,无依无靠的人’,我没有娶妻,单身在外流浪,咱俩干脆结为夫妻,你愿意不愿意”?孟姜女没有回答,只是不停地流泪,石匠以为孟姜女同意了,欢天喜地的说:“我在这儿凿一孔石窑洞,咱俩先住下再说”。窑洞凿成了。孟姜女已经死了。可是,两只眼睛里不断流着串串泪珠。经过两千两百年的变迁,孟姜女的眼泪仍在留着,留到山旁一个石坑里,积成一泉清水,后来人们称它为“泪池”。直到现在这股泉水还在流着,而且清澈见底,甘甜爽口,常喝能延年益寿,明目开胃,尤其对治疗白发有奇效,附近的老年人大清早来此挑水泡茶。当地人敬重她的气节,就以石洞为中心建了姜女祠,塑了姜女像,立庙祭祀。石窑中有洞隙,传说心诚的人叩拜时,可以看到姜女头上金钗的影子。这种景象,被称之为“石隙见金”。铜川姜女祠修建于1000多年前,历经宋、元、明、清修葺扩建,到清代乾隆年间时,已成为规模宏大,庙宇林立,影响久远的名胜古迹。民国末年,由于国民党反动军队的破坏,姜女祠日渐荒弃。1990年郊区人民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开始整修扩建姜女祠。经过四年的辛勤工作,现在以全新的面貌对游人开放。新修姜女祠的山门、祭亭和孟姜女雕像及踏步层层错落,浑然一体,山门面阔三间,仿清代歇山式建筑,半拱飞檐,正中门额悬挂“孟姜女”牌匾,山门院内,矗立着高达45米的孟姜女塑像,高达15米的基座上镌刻着明代陕西巡抚秦扬的《过节妇孟姜祠祀》,两侧竖立着古人歌咏姜女祠的诗文碑。孟姜女的故事在我国,尤其在民间流传极为广泛,具有鲜明的个性,在众多的孟姜女的故事中,铜川姜女祠是最值得旅游光览的一处胜地古迹。
玉华宫
玉华宫景区位于陕西铜川市印台区,距铜川市37公里,属桥山山系,海拔2401.67米,总面积2482公顷,森林覆盖率90.4%。这里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于一体,具有旅游观光、避暑度假、佛事活动三大功能,是陕西北线旅游景点的一颗璀璨明珠。
玉华景区千顷松涛,天然植被保存完好生物种类繁多,具有较高的观赏和科研价值。深秋凉爽宜人、红叶似火;隆冬,玉树梨花。景区平均气温比西安低10-12℃,素有“夏有寒泉地无大暑”之美称,是避暑、度假、度假、疗养的好去处。玉华宫是盛唐帝王的行宫,唐高祖李渊建“仁智宫”,唐太宗李世民扩建为五门九殿,改称“玉华宫”。唐代玄奘法师在此译经四载,完成了20万公顷的大般若经巨著,于664年二月五日圆寂于此。现有速成院玄奘手制石雕佛足印、石雕金刚佛座等珍归文无收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珊瑚谷(西宫)、郭玉沟(东宫)佛翕石窟、佛雕石刻遗址保存完好,具有极其重要的科研价值。
旅游指南 编辑本段
气候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