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戏剧音乐与民俗艺术

家乡区县: 东莞市

广东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是揉合唱做念打、乐师配乐、戏台服饰、抽象形体等等的表演艺术,有"南国红豆"、岭南文化瑰宝的美誉。
中国广东地方戏曲剧种之一,起源于广东佛山,用广东话(主要广州话)演唱,主要流行于说粤语的地区。粤剧又称大戏或者广东大戏,源自南戏,自明朝嘉靖年间开始在广东、广西出现,是揉合唱做念打、乐师配乐、戏台服饰、抽象形体等等的表演艺术。粤剧的起源于中国民间齐言民歌的兴起,最早可上溯先秦的《诗经》,但这是中国全部板式变化体戏曲如京剧、粤剧,以及诗赞类戏曲如上海越剧、黄梅调的共同起源。最出名的有《搜书院》《红梅记》《昭君出塞》《梁山伯与祝英台》《穆桂英褂帅》等等。
广东粤剧院历史悠久,艺术力量雄厚,是粤剧界规模最大、水平一流的表演艺术团体,是全球粤剧艺术生产的重要基地,被誉为粤剧的最高艺术殿堂。
红线女原名邝健廉,花旦,1927年出生,开平水口镇泮村人。1938年师从舅母何芙莲学戏,初起艺名小燕红,后同班著名艺人靓少凤对她讲述了“红线盗盒”的侠义故事,建议她改为红线女,她高兴地接受了这个艺名。1955年返广州,参加广东粤剧团,先后在广东粤剧团、广东粤剧院、广州粤剧团工作,曾任广东粤剧院副院长、广州粤剧团艺术总指导,并曾当选为广东省戏剧家协会主席,是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三、四、七、八、九届全国人大代表。
红线女艺术中心位于广州珠江新城。红线女之子马鼎盛,红线女的女儿红虹。
●广东音乐
流传在珠三角一带的民间器乐曲种,音色清脆明亮、曲调流畅优美、节奏清晰明快,曾有“国乐”之称,被国外誉为“透明音乐”。
广东音乐,曾有“国乐”之称,是岭南地区流行比较广的民间音乐,在粤方言区产生和流行。原以中国古乐、江南小曲小调和昆曲为其形成的基础,近代以来,受西洋音乐的影响,在曲调、演奏手法及乐器上,都更丰富和完善。
●冼星海
中国近代作曲家、钢琴家,所作的《黄河大合唱》是最广为人知,他的作品在民族抗战时期广为传唱,成为唤醒民族觉醒意识的号角。
“冼星海故居”的冼星海纪念馆湴湄分馆在冼星海故乡广州番禺区榄核镇。
●岭南醒狮
属中国狮舞中的南狮,在桩阵上比赛,造型夸张、颜色亮丽,是融武术、舞蹈、音乐等为一体具有强烈吉祥、喜庆色彩和气氛渲染能力的传统体育项目。
两广广大地区均有醒狮习俗。
●黄飞鸿
岭南武术界的一代宗师,精虎形诸势,亦善于舞狮,经整理的铁线拳、工字伏虎拳、虎鹤双形拳结构新颖,动作轻快,为武术界独树一帜。
黄飞鸿(1847年7月9日—1924年12月),原名黄锡祥,字达云,原籍南海西樵禄舟村,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七月初九生于佛山,他是岭南武术界的一代宗师,也是一位济世为怀、救死扶伤的名医。1924年8月,广州商团总长陈廉伯在英帝国主义支持下,乘孙中山北伐,在广州发动武装暴乱,纵火劫掠。黄飞鸿与其继室莫桂兰苦心经营数十年的宝芝林连同刘永福写给他的牌匾和他唯一的照片亦毁于战火。黄飞鸿经不起沉重打击,因而忧郁成疾,是年12月不治去世,终年78岁。黄飞鸿身后萧条,贫无以殓,幸弟子邓秀琼为他料理后事,葬于白云山麓。
黄飞鸿纪念馆坐落在佛山市区中心、著名旅游名胜地祖庙的北侧。
●赛龙舟
多在喜庆节日主要是端午节举行的中国民间传统水上体育娱乐项目,广东的赛龙舟形成了独特的操作技法和精神面貌,成为丰富文化内涵的民俗活动。

menyouping(2014-12-0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