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引进人才坚持“三高一低”的原则,即引进高学位、高素质、高水平、低年龄的优秀人才。医院除了拥有谭明、毛国良、冯国鹏等区内外知名内外科专家,还拥有一支来自山西、辽宁、河北等地成果卓著、技术精湛和经验丰富的学科带头人如脑外科主任宋晓东、胸外科主任贺跃、骨科主任王凤君等。现医院有博士一名、硕士研究生20人,全院临床大夫全部为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护理人员全部为大专以上学历,大专以上学历占医护人员总数的72%;医院还定期邀请各大医院的权威专家、知名学者来院坐诊、同台手术、讲学及学术交流。所有这些人才战略的实施,为区医院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可靠保障。[1]
发展规划
《天津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每个涉农区县都将配备一所三级规模的综合医院。为改善区内人民就医环境,提升整体医疗水平和综合能力,武清人民医院原址东扩,规划建设用地104亩,设计病床1500张,工程分三期建设。首期,完成外科住院大楼9层,建筑总面积18800平米扩建外科住院大楼[1]
工程,2010年底已投入使用,增加床位200张,崭新的手术室、ICU、供应室及住院病房极大的改善了医院的硬件环境;二期工程作为武清区2013年工作要点正在紧密筹划,重点完成东扩门诊、功能检查和内科综合住院大楼工程;三期,增建门诊、功能检查、外科东楼和后勤综合楼等完善后期整体工程。 [3]
建成后的新武清人民医院将成为一座集医疗现代化、服务宾馆化、病房设施家庭化为一体的区域性医疗救治中心。所有建筑都将遵循国内先进医用技术标准,采取智能化楼宇控制系统等多种节能环保的设计,所有病区将全部配有中央空调、中心供氧、中心吸引、开放式护士站、呼叫对讲系统、消防系统、供配电等楼宇自控系统、网络系统等现代化医疗保障系统。每层设置人流监测系统,可以随时观察各楼层人流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相应措施。[3]
医院将实现信息化电子病历,医护人员利用此系统可以实现病人管理、医嘱执行、费用结算和药品调剂等功能。配套先进的信息化平台,实行门诊、住院“一卡通”,每位患者用一张“一卡通”,就能完成挂号、交费、拿药、住院等所有流程。门诊导医实现信息化,为患者提供全程导诊服务,缩短病人排队就诊时间。新门诊楼内部结构按功能分区,一楼宽敞明亮的候诊大厅及综合服务站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导医、咨询、预检分诊、发放检查单健康处方;先进的电子显示屏以流程形式显示专科、专家坐诊时间、药品价格等;先进的电子触摸查询系统使患者依据个人的需求可了解医院简介、专家介绍、科学查询、医药快讯、药品价格、保健查询、就诊指南、医疗政策等等;“门诊医生工作站”帮助医生诊断提速,医生利用此系统书写电子病历,开具电子处方,进行检查申请并且可以随时调阅各种影像资料以做分析,使诊断结果更加准确快捷。[3]
根据医院发展状况,医院在“十二五”期间,力争达到年出院突破5万人次,年手术量达到2万人次,年门急诊量突破90万人次;年业务收入实现年增长30%以上的目标。[2]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