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绒花又称官花、喜花,是一种雅俗共赏的汉族传统艺术品。早在唐代就已进入宫廷。江苏扬州是中国绒花工艺的起源地之一,扬州绒花艳丽多姿,艳而不俗,被誉为工艺品中的“小家碧玉”。
扬州绒花已有四代产品:第一代绒花作为一种装饰,只用于妇女儿童在节日头戴和胸佩;第二代绒花成为案头小品,增添了观赏价值;第三代产品是绒制挂屏。20世纪80年代,扬州著名绒花艺人王继康首创绒制仙人盆景,使扬州绒花诞生了第四代产品。这种工艺盆景,是借鉴扬州盆景艺术,以仙人球、仙人掌等为题材,用绒花材料结合其他材料做成球体,球体上鲜花硕果做得惟妙惟肖,四周棱角上的毛刺锋芒逼真,造型生动自然,色彩浓淡相宜。
绒花是江苏南京汉族传统手工艺品,系以蚕丝染色成绒,再用钢丝勾条制作而成。
绒花工艺相传始于唐代,至明清,南京已有专业作坊生产,除专供宫廷的样式外,多在本地出售。绒花的制作和销售,一般是前店后坊,工人以同一家族的妇女为多。过去在三山街和夫子庙一带的店铺多为传统老店,每家都有特色产品。明清两代绒花生产盛极一时,南京城内三山街至长乐路一带曾被称为“花市大街”。20世纪三四十年代,南京绒花的制作业主要分布于城南门东、门西地区,以马巷、铜作坊、上浮桥等地段为多。全城约有40多户,马巷就有三家有名的业户:“柯恒泰”、“张义泰”、“马荣兴”。其中,出身绒花世家、六代从事绒花工艺的吴长泉最早是“张义泰”的学徒,著名的绒花老艺人周家凤12岁时从江宁龙都到南京学艺,也是在“张义泰”拜师于吴长泉。与周家凤同时有名的绒花艺人还有来自扬州绒花世家的王家泰。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