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氏小苑

家乡区县: 扬州市广陵区

汪氏小苑是江苏省的汉族传统民居建筑之一。坐落在扬州市东圈门历史街区东首地官第14号,因主人姓汪,住宅为主,苑则相辅,苑面积不大,故称汪氏小苑。

小苑占地面积3000余平方米,遗存老房旧屋近百间,建筑面积1580余平方米,是今存扬州大住宅中最为完整的清末民初盐商住宅之一。其宅特点是房屋布局规整,装饰雕琢精湛,庭园玲珑精巧,文化底蕴丰厚。汪氏小苑以其独有的特色和鲜为人知的盐商秘闻多年来吸引了许多中外游客来访。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小苑组群布局规整:住宅横为三路并列,纵为主房三进延伸,前后中轴贯穿,左右两厢对称,体现儒家中庸之道思想。正厅旁厢边廊,堂后寝室耳房,体现尊卑有等、男女有别的封建伦理观念。构屋取奇数组合,体现奇数为阳,偶数为阴的神秘风水意识,充分体现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艺术创造力。
住宅庭院比例均衡,通风采光充足,纵横互联相通,内外分合自如,是扬州大宅门传统格局形式之一。庭园玲珑精巧:厅前屋后辟“可栖”、“小苑春深”、“迎曦”小苑,使住宅小苑揉为一体,曲折多变。

装修雕琢精湛:木雕、砖雕、石雕与装修、墙面、地面巧妙结合,交相辉映。取材珍贵,有汉白玉、金丝楠木、红木、柏木等;技法多样,有阴刻、平、浅、深浮雕、单面、双面透雕;题材丰富,有几何图案、飞禽走兽、花鸟鱼虫、人物山水、寓意深刻,吉祥如意。文史蕴含深厚:门楣、石额、匾额、楹联包含书法“楷、隶、行、草、篆”,出自名家佳作,用典精巧,耐人寻味,且与小苑内环境融为一体,相映成趣。鲜为人知秘闻:苑内有暗门、暗室、暗壁、暗阁、暗藏宝洞、地下室等。
汪氏小苑门前周围高墙围垣,墙体厚实,不设窗牖,其作用是防盗防火,再请看这门楼墙面,门楼不饰雕琢,墙面不加粉饰,看似质朴无华,其实是藏富不露。而且到了清末民初时期,社会动荡,战争不断,盐商已不能与清中叶相比,但从大门两边一对深浮雕石鼓及已斑剥铁皮包镶的厚实门扇钉“五福临门”花纹仍隐约透露出昔日主人的富有。一对刻有“双线”白矾石的石块与安徽黟县宏村“承志堂”古居民东侧门厅形制做法一样,为什么会和宏村古民居门厅形制相同呢?这是汪氏小苑昔日主人汪竹铭是徽商的缘故。

(2014-12-0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