偃师银条

家乡区县:

偃师地处伊洛河冲积平原,气候温和、水量适中,是银条的原产地域。2010年,偃师银条产量占全中国银条产量的95%以上。产品远销泰国、越南、蒙古、俄罗斯等8个国家和地区,深受客商欢迎,被称为“世界奇菜”。并被出席2001年上海APEC会议的各国元首称为“世界奇菜”。2005年6月1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公告,偃师银条正式获得原产地域保护。银条是偃师特有的绿色健康食品。

营养功用

富合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氨基酸,是食用和药用兼备的名特蔬菜品种。

银条做的菜品对人体有多种保健效果,延年益寿作用明显,在《中国蔬菜品种志》中已有详细的记载。河南偃师地区的“偃师银条”最为有名,具有悠久的食用历史。

  它富含一种被世界食品医药界誉为“健康宝贝”和“超强双歧因子”的物质-水苏糖。作为天然四糖的水苏糖,简单的结构表示为半乳糖-半乳糖-葡萄糖-果糖。是功效最优越的益生元,是已获得美国FDA认证的寡糖产品。添加水苏糖的食品,因为具有抗衰老、健康防病的功效,日渐风靡于日本和欧美市场。 据现代科学测定:银条富含糖类、酚类、维生素C、粗蛋白、氨基酸、有机酸等物质,对软化血管、降低血脂、改善血液循环具有独特的疗效。

历史渊源

  银条是偃师的土特产,据《偃师县志》记载,明朝弘治年间偃师银条曾为宫廷贡品。据偃师县志载,银条原名“尹条”。据说因商汤宰相伊尹培植而得名。伊尹擅长烹饪,更喜种植蔬菜。便在帝都西亳(偃师古称谓)的南郊培植出了紫花绿叶高不过膝的根茎蔬菜,即银条。当时人们为感谢伊尹,便称此菜为“尹条”。只是此菜生长环境极为挑剔,需要土地有水而不湿,有沙而不松,只在偃师伊洛河汇源之处的寺庄一带生长,故该菜产量低,价格昂贵,有“白菜九畦,难抵银条一席”之说。旧时当地菜农靠它换回白花花的银子,便又称它为银条,视为宝菜。

  1958年,周总理到寺庄视察,品尝银条后赞不绝口地说:“银条真是好菜哟。”1960年刘少奇主席到寺庄视察,寺庄人又用此菜招待了刘主席,刘主席风趣地说:“除了金条当属银条,好看又好吃。”

原产地域产品保护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和《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规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通过了对偃师银条原产地域产品保护申请的审查,批准自2005年4月15日起对偃师银条实施原产地域保护(公告2005年第62号)。

  偃师银条原产地域范围以河南省偃师市人民政府《关于界定偃师银条原产地域保护范围的通知》(偃政字[2004]66号)提出的地域范围为准,为河南省偃师市所辖行政区域。


落英缤纷(2014-03-2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