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福田区图书馆建设给力公共文化服务

家乡区县: 深圳市福田区

在深圳市福田区每个社区图书馆的草绿色标识牌上,福田区公共图书馆的分布地图分外显眼。人们不禁讶异,在寸土寸金的深圳福田,仅78.0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就有102个图书馆星罗棋布地遍布于全区各个街道和社区,百余万辖区居民出户1公里内就能享受到在公共图书馆阅读的权利。

早在2008年8月福田区图书馆新馆开馆之时,福田市民就享受着免费办证、免费借阅、全开架式阅读的开放式服务。幸福福田,首善之区。福田全覆盖式的公共图书馆网络,让辖区的每个居民都乐享着阅读之益。

3月22日,当记者来到福田区图书馆,正逢福田区图书馆馆长林蓝进社区考察主题图书馆选址回来。目前,福田区有5个主题图书馆,其中,少儿英语图书馆、书画图书馆和艺术图书馆早在2004年、2005年和2007年就已分别开馆。这些主题图书馆图书专业性强,具有独立性和集中性,满足了专业读者所需。林蓝告诉记者,今年福田图书馆还将打造8个主题图书馆,包括最近考察选址的设计图书馆和工艺美术图书馆,以及时尚文化图书馆等。

早在2003年,深圳在文化立市的发展战略上,就提出打造“图书馆之城”,把深圳建设成一个没有边界的图书馆网。读者只需拥有一张读者证,就能行遍全城所有的图书馆。如今,深圳中心区福田,在1个区级总馆之外,有8个街道分馆、93个社区图书馆(包括5个主题图书馆),而读者只要拥有一张读者证,就能遍读全区百余座公共图书馆的图书。目前福田区正在进行与深圳市图书馆图书资源合库工作,一证走遍深圳全城指日可待。

长期以来,福田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图书馆建设,把公共图书馆纳入“一公里文化圈”的建设内容,形成了区图书馆为总馆,街道图书馆为分馆,社区图书馆为节点的三级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辖区居民出门不到一公里,就可以享受包括图书阅读在内的公共文化服务。

自2003年区图书馆创立总分馆制以来,经过数年的摸索和发展,福田已经探索并走出了一条相对成熟的城市区级公共图书馆发展道路。总分馆制是福田区图书馆建设的一大特色。

福田高效整合辖区公共图书馆资源,在深圳首创以区图书馆为中心的“总分馆制”管理与服务新模式,逐渐建立起总分馆网络体系,区、街道、社区之间实行层级管理,实行总分馆之间“统一拨款、统一采购、统一编目、统一配置、统一管理”的模式。新建街道分馆和社区图书馆均按统一的标准建设,所有基层馆逐步实现“基础设施标准化、文献资源共享化、服务工作网络化、日常管理高效化”标准。总馆建立了全区公共图书馆计算机业务管理平台,借书证可在全区范围内一卡通用,各个图书馆之间的图书文献可“通借通还”。

深圳市文体旅游局副局长陈新亮表示,辖区居民享受文化的便利性,体现在文化公共设施的密度上。深圳建设“图书馆之城”,就是要把深圳建设成为一个图书馆网点星罗棋布、互通互联、资源共享、没有边界的大图书馆网,为读者提供功能完善、方便快捷的图书馆服务。福田,围绕总分馆建设与管理的一切工作都只有一个目标,就是为辖区居民提供便捷的知识信息服务。毫无疑问,它做到了。

迈入信息化的时代,数字资源为读者迫切需求。在“全国社科院系统机构/个人数字图书馆建馆大赛暨数字图书馆建馆设计与示范观摩研讨会”上,专家们一致认为,数字图书馆是当前图书馆建设发展的重要内容。

成熟的公共图书馆建设,需要从地域与空间上覆盖全城的图书馆服务网络,同样也需要数字网络上全城跨系统的数字资源共享。2009年,福田图书馆建起了数字图书馆系统及馆外统一认证使用平台,并不断补充电子书刊资源,以网络服务于读者远程阅读的需要。福田数字图书馆引进了“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龙源电子期刊阅览室”等大量数字资源,建立了内容丰富的数字图书馆系统。

只要拥有一张读书证,读者就可以通过福田区图书馆网站的数字图书馆入口,查询检索、在线阅读或下载各种电子书刊资源。福田市民李先生说,以前我们要查询CNKI中国知识资源总库的论文资料,需要往卡里充值,现在只要登录福田数字图书馆,就可以坐在家中免费查阅,福田数字图书馆真是我们读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献海洋。

林蓝表示,不仅读者可以在家享用福田数字图书馆的海量资源,而且网民在福田的多家网吧都可使用福田馆藏数字资源。这得归功于福田2010年开始试行的“数字图书进网吧”服务。该项目将福田数字图书馆服务延伸到辖区网吧电脑终端,实现网吧电脑终端对福田数字图书馆电子书刊资源的无障碍免费使用。

2010年6月,福田区网吧协会首批20余家会员网吧正式启动福田数字图书馆服务,服务数据占全区数字图书资源总使用量的70%。福田区图书馆副馆长肖焕忠告诉记者,“数字图书进网吧”服务扩大了福田数字图书馆的影响率与覆盖率,有效地提高了馆藏数字资源的利用率。网吧是普通民众特别是外来务工群体上网查阅信息的主要场所。因此,今年,福田区图书馆及区网吧协会还计划将该服务推广至全区更多的网吧。

Mr丶陈__(2014-04-2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