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婚姻习俗(上)

家乡区县: 佛山市南海区

清末民初佛山仍盛行买卖婚姻,婚嫁程序和各种仪式与别处有同也有异。女子及笈,其父母即出"年生",用全红帖写明女子出生八字、籍贯、住址,委托媒人征求"如意郎君"。媒人有些是亲属中的好事者,更多的都是职业性的媒婆,她们鼓其如簧之舌,四处撮合。当男方家长认为门当户对,年貌相当,乃接受女方"年生",供之祖先神台,并求神问卜。在这期间如果有打烂东西,煮糊饭或者有人伤风感冒,就是不吉之兆事情也告吹。经过占卜相命者子午卯酉推算一番,认为八字没有相克后,算是有了"姻缘"基础。始经由媒婆将男方八字交女方去求神向卜,女方也同意后,男女双方父母约期会面,进行谈判,各提买卖条件:女家要求聘金、礼饼、烧饼,男家要求嫁妆、披帐、奁具。双方讨价还,媒婆则两边传达,中间说合。条件讲妥,遂择吉日过"文定",由男女方互交礼帖及饼果等,即为"赤绳系足",不得中途反悔。
在"文定"之前,女子本人对谁是自己的终身伴侣绝对不知,家人也秘不使闻,男子方面则有知有不知,极其量也只能偷偷去看看女子相貌而已。不少人只有在洞房花烛时才认识对方"庐山真面目"。这时一切都已"姻缘注定",即使抱恨终生,也只有徒呼奈何!
由"文定"至迎娶,通常相隔一年半裁,也有相隔多年的,主要决定于双方年龄和经济情况。婚期临近先行过大礼。男家把承允的聘金、礼饼,配上米酒、海味及摈榔.扶留叶、椰子.芝麻、枣、粟等担送女家。以中等人家来说聘金一般约一百元,礼饼约四、五十盒(每盒10斤),米酒两坛,各种海味四、五斤,此外还有金银首饰等,也大都在事先讲妥。女方在迎娶前夕,也将应允的嫁妆搬来,富者炫富斗侈,有全套厅堂、卧室和厨房的家具、用具,四季衣裳、被褥甚至柴、米都有几担,一般的也备有应用家具、衣被等物。
男方在迎娶前一天晚上,即开始筵请亲友叙饮,名为开厨。深夜晚新郎休浴更衣,由一名喃巫鸣锣击鼓,参拜神祝、祖先和父母尊长,谓之上头,即左冠礼。接着煮糯米甜汤丸,供大众共食。迎娶日,各亲友前来道贺,雇请童子八音一班,在门前迎送宾客。达一天称为荇酌,早晚宴饮时,鼓乐喧天。一般都雇佣堂倌或聘请友好协助开席及请客工作,谓之酒使。佛山规例早晚开筵前,由酒使携主家名帖,逐一到亲友处请酒,否则不到。中午前后起轿到女家迎娶。事先雇妥花轿和各项仪仗执事。花轿队伍的排列次序是:媒人乘坐青衣轿带路,次是大灯笼、马务(大八音)、彩亭、高灯、龙香(香粉公仔纸化装成)、响糖用白糖塑成立体八仙等,殿后为八音一副引导大红花矫。此外必有大鹅两只(女方受一壁一,是委禽之义)。临起行时,放炮三响(有行三坐二之此即起轿时三响,坐轿时两响)。花轿队伍必先运行福禄路、长兴、快子等街道,取其名称吉利,后始辗转巡行到达女家。将龙香、响糖、大鹅拆出送交女方收受。迎娶日晚上,新郎例须坐花烛,在大厅正中燃点逾尺长的大红花烛一对,设筵一席,桌上前端陈列三洞旗(用鸡、鹅、鱼等头尾配纸花砌成)。新朗穿袍褂,戴红缨帽,簪花挂红(金花红布由嫡系等亲属赠给,常有十多份),交加悬在胸际,端坐中间,伴郎两人左右陪伴。侯至深夜,新娘乘坐花轿临门,由会友参扶新郎至花轿前一揖,名为踢轿帘。旋即退回厅内,手持白纸扇站立高处,待新娘由大拎姐背负入门时,以纸扇向她头部重击一下,给以下马威。新郎新娘即入洞房。

LYH_(2014-12-0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