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刘芝迎。我为大家讲周至哑柏刺绣。
哑柏刺绣可溯源于西周、秦汉初兴,随唐继起,衰落于民国,振兴于今。 “日暮堂前花蕊娇,争拈小笔上床描。绣成安向春园里,引得黄莺下柳条”。 ——唐代诗人胡令能这首《咏刺绣》, 周至县的刺绣业悄然兴起于县西部,特别是哑柏镇。哑柏镇原名太白。唐太宗李世民围猎至此,乘凉于柏树荫下,树荫遮蔽长久不移。太宗惊问:“何以如此”?柏树不语。太宗笑曰“真哑柏也”。从此得名哑柏镇。 周至刺绣是陕西民间工艺晶中的奇葩,是秦绣的代表产地。它与苏、杭、湘、蜀等全国名绣不同,它具有浓厚的乡土气味和地方特色。绣品多为绣花枕头、门帘、桌布、台布、床围子、被套、鞋垫及身边所用之物等。相比较具有三大特点:1.以平针法为主,用的晴纶线,花大画面大,既颜色鲜艳,又大方朴实,其风格简练,构图精巧,色彩明快,针法严谨,绣理分明,独树一帜。一幅绣品一幅画,既有壮丽豪放的巨作,又有玲珑精巧的小件,富有民族特色;2.物美价廉,普遍比南方绣品便宜近一半;3.送货上门;寄货到户,服务周到,因而深受广大消费者和少数民族群众欢迎,外国人也很喜欢。部分绣品已出口国外。 周至二曲礼仪 哑柏刺绣业的兴起,宗教、寺庙也用绣品装饰。庙内的幡、帐、伞、桌帏、团垫等绣品庄重而堂皇,天主教神职人员,服饰均绣图案,精美无比。明代周至的戏剧班、社剧装也是民间绣工刺绣。八十年代专业和业余剧团的剧装,均为绣工自产。槐花村刺绣厂也改为戏装刺绣厂,大批绣品销往西北五省和山西等地
我的能力秀主页:http://www.wm23.cn/liuzhiying
我的梧桐子主页:http://www.wutongzi.com/uc/72624433.html
我的新浪微博:http://weibo.com/u/5296374543/home?leftnav=1&wvr=5
我的新浪博客:http://i.blog.sina.com.cn/blogprofile/index.php?com=1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