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田楼下古村

家乡区县: 韶关市乐昌市

  楼下古村位于乐昌市廊田镇以南约3公里处,是建于明代的古村落。村庄建筑仍然保留古楼风格,古门楼、古巷、祠堂等古建筑别具一格,其中“科第名家”、“文魁阁”古门楼是极富明朝特色的古建筑。
一、“科第名家”门楼
该楼位于村的东南方,东西通向,始建于明代。门前为空旷晒谷坪,俗称“江背坪”,索有“为仓板泄气水口,合族盛衰所关”之说(引自楼下村《邓氏族谱》)。面阔4.3米,进深4.3米,门楼为歇山式屋顶,楼脊中央饰有葫芦形琉璃刹顶,瓦面是灰色板瓦覆盖,残存绿色琉璃瓦勾头滴水,脊两端饰有鳌鱼头吻兽。檐四角翘起,出異形斗拱(卷草纹透雕),转角斗拱出二跳,为異形拱,构成装饰,无功能作用。门楼正面是拱圈式砖砌巷门、高2.8米、宽1.9米。上部比下部稍宽3厘米,保留明代拱门的建造风格。
二、文魁阁
楼下村的“文魁阁”有两座,一座在该村西北方向的五福巷西端,亦是五福巷巷门,人们称为五福巷文魁阁。前有水塘,叫“圆明塘”,现存阁楼用灰色板瓦和琉璃瓦覆盖,歇山式屋顶。正脊中央置宝瓶刹,两端饰鳌鱼头吻兽,四角起翘明头,勾头滴水是饰有连花纹样的琉璃瓦。山墙处有排山沟滴,面阔3.15米,进深3.15米。拱圈式砖砌巷门,高3米,宽2.45米,内另置方形木门,门后通五福巷。门框上置二枚圆形木门簪,上饰八卦图纹样。正面檐下有一长方形窗口,窗口以上横楷浮刻“文魁阁”。左侧山墙中间开一拱圈式砖砌窗户,下与民房相接。右侧山墙和正面重檐处与民房结成一体。民房屋顶稍低于文魁阁2米左右。据《乐昌县志》载:“文魁阁在楼下村,明巫山县知县邓大行建”。现存楼阁是清代建筑,古雅端庄,现状完美。
距五福巷文魁阁南约80米处又有一文魁阁,但比前一座规模大些。“文革”后作过重修。此外,还有“积厚流芳”门楼,“水楼巷”等古建筑,其建筑形制与上述相仿。楼下村邓姓始祖享甫,自隋朝迁居乐昌,已有1300余年之久,历代名贤辈出。村南侧昔称“南背”之处,是一古墟镇,称为“金钱落地”,遗址尚存。该村为乐昌最大的自然村之一。
三、弈世簪缨巷门
该巷门位于“科第名家”门楼右侧30米处,始建于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门楼通面宽3.2米,进深3.6米,拱圈式砖砌巷门。门高3米,宽2米,门楼脊顶有砖砌灰塑透雕

1987(2014-12-0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