剽悍豪放的洛川蹩鼓洛川蹩鼓主要流传于陕西省洛川县黄章、永乡、旧县等乡村,为著名的"陕西三大鼓"(宜川胸鼓、安塞腰鼓、洛川蹩鼓)之一,陕西方言称"蹦跳"为"蹩",此舞以蹦跳为特征,故称"蹩鼓"。洛川蹩鼓最大的特点是在蹦跳中完成各种舞蹈动作。"蹩鼓"流传于延安地区洛川县,以县东北的黄章、永乡、旧县等乡镇较为普遍,表演时,鼓手腹前挎个直径约50厘米的扁圆鼓,边击鼓、边蹦跳。洛川蹩鼓是从战国时期传承至今.相传是战国时期士兵为了庆祝胜利和军阵演变而来.蹩鼓表演在国内多次获得大奖。2006年5月20日,洛川蹩鼓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刺绣是在陕西民间生长了千百年的传统工艺之一,寻根溯源是发展洛川民间刺绣的基础,据《尚书》记载在四千年前的章服制度中,就规定“衣画而裳绣”,另外在《诗经》中也有“素衣朱绣”的描绘,宋代时期崇尚刺绣服装的风气,已在民间广泛流传。明清时期盛行以山水、人物、楼台、花鸟等书画内容为刺绣题材,刺绣人物盛行,如洛川文化馆馆藏《美人游春图》等。使洛川民间刺绣显示出前所未有的精彩与多样,主要有实用类、观赏类、礼仪类。洛川刺绣80年代在全国各大美术馆展出和交流,得到专家学者的认可,洛川刺绣种类繁多,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有布软雕,布刺绣、布拼、布搐四大类,包括枕头、玩具、肚兜、香包、帽围帘、马甲、鞋、云肩等,表现的题材有动物,人物、花鸟、草虫、瓜果戏剧、神话故事等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