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宗温县铁棍山药

家乡区县:

几种常见做法

 

  1.拔丝山药:(1)原料:山药500克,白糖100克,青红丝、枸杞子、植物油各适量。(2)加工制作:将山药去净外皮,洗净后,切成棱块;枸杞子洗净,剁碎。制作时,锅内加植物油,烧至六七成热时,将山药入油中炸至内软外硬呈金黄色时,捞出控净油;锅内留油少许,加入白糖,炒至糖液淡黄色出丝时,加入炸好的山药锅内翻匀,撒上青红丝、枸杞粒即可。

 

  2.山药扣肉:(1)原料:山药400克,带皮五花猪肉500克,青菜、大蒜、八角、精盐、酱油、白糖、豆腐乳汁、湿淀粉、清汤、植物油各适量。(2)做法:山药去皮后切成段;猪肉入开水锅中煮至七八成熟时取出,用酱油抹匀上色,八角剁成末,蒜捣成泥;用小碗加入蒜泥、精盐、白糖、八角末、腐乳汁、酱油兑成汁,然后再在锅上加工。首先在锅内加植物油,烧至八成热时,将山药入油中炸熟后捞出净油;再将猪肉放入锅内炸至红色,捞出净油,晾凉,切成和山药一样大小的块;然后将肉块放入兑好蒜泥作料酱油汁中拌匀略腌,肉的皮朝下和山药相向摆在大碗内,放入蒸笼内蒸至熟烂取出,用青菜垫底,将肉扣在盘上;余汁倒锅中,加清汤、酱油烧开,用湿淀粉勾芡,浇在扣肉上即成。

 

  3.山药长寿鸡:(1)原料:山药50克,母鸡一只,红枣100克,粟子50克,党参30克,莲子30克,葱、姜、胡椒、精盐、味精、料酒各适量。(2)做法:鸡宰杀脱毛后,从腋下开一小口,取出内脏,洗净;山药洗净去皮切成片,红枣去核洗净,粟子去外壳,莲子用水泡软,挑去莲芯,党参洗净,葱、姜均匀切碎,精盐上锅略炒;然后烹调:将山药片、大枣、粟、莲子、党参、胡椒、精盐、料酒一起装入鸡腹内。腿折下,鸡头朝上,放盆内,加适量清水,放蒸笼内蒸至鸡肉熟烂时取出,撒上葱姜末,加入精盐、味精调好味即成。

 

  山药的食用方法很多,如对脾胃虚弱症,用鲜山药200克、大枣30克、粳米适量,煮粥加糖调服;或鲜山药100克,小米50克,煮粥加糖食用;另用山药配扁豆、莲米等煮粥服用亦可。对肺虚久咳、肾虚遗精等症,可取鲜山药10克捣烂,加甘蔗汁半杯和匀,炖热服食;亦可单用山药煮汁服用。山药属于补益食品,又有收敛作用,但有湿热寒邪以及患便秘的人等不宜食用。  铁棍山药属于怀山药的一种,其主产区为温县,核心产地在临近沁河的粘土地带,这是由土质决定的。温县地处黄河和沁河交汇口上游的包络地带,母亲河黄河与发源于太行山脉的沁河水共同滋润着这片土地,三面环山、一面临水的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全县土地分为临近黄河的沙质土和临近沁河的砂黏土,其分界线大致在今常店-大渠河-小南张-徐吕村一线,往北属沁河粘土,往南属黄河沙土。根据当地山药种植户的经验,沁河粘土更适合种植山药。

山药在明朝

  明朝龚延贤所着《寿世保元》载山药以河南怀庆者良《神农本草经》将山药列为主伤中,补虚,除寒热邪气,补中益气,长肌肉,久服聪耳明目标上品《日华子本草》说山药助五脏,强筋骨,长志安神,主泄精健忘《本草纲目》以为,山药能益肾气,健脾胃,止泄痢,化痰涎,润外相《新修本草》说薯蓣日干捣细,食之大美,久服轻身,不饥延年。清代医学家李修园说山药能补肾填精,精足则阴强、目明、耳聪。《药性本草》则以为,山药能补五劳七伤,去凉风,镇心神,安灵魂,补心气缺少,开达心孔,多记事。

山药在现代

  现代药理钻研证实,怀山药具有营养滋补、诱生搅扰素、增强机体免疫力、调度内排泄、补气通脉、镇咳祛痰、平喘等感化,能改善冠状动脉及微轮回血流,可治疗慢性气管炎、冠芥蒂、心绞痛等。怀山药具有补气润肺的功用,既可切片煎汁当茶饮,又可切细煮粥喝,对虚性咳嗽及肺痨发烧患者都有很好的治疗结果。春季天气较枯燥,易伤肺津,招致阴虚,出现口干、咽干、唇焦、干咳等病症,此时进补山药最为适合,因山药是安然平静之品,为滋阴养肺之上品。[1]

 

雪莲花(2014-03-2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