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派琵琶艺术是我国琵琶艺术的主要流派之一。其集成于清代琵琶大师李芳园(浙江平湖人,约生于1850年,卒于1901年)。他的琵琶艺术得祖、父辈四代家传。复受其父与琴友交流曲谱、切磋琴艺的影响,他不但琴艺卓越、功底深厚,而且眼界开阔,思想开放,在艺术上广收博采,包括对民间乐曲的吸收,并编订乐曲与指法,增加大套曲目,继承并发展了传统。终于形成了自己的体系。 1895年,他整理、汇编的《南北派十套大曲琵琶新谱》的出版,标志着平湖派琵琶艺术的形成。
平湖派琵琶艺术的演奏特色主要体现在右手轮指技法上。轮指,是琵琶演奏技法中最基本也是最富特色的一种技法。轮指主要有上、下出轮两种。而平湖派琵琶基本采用下出轮,兼用上出轮,如《满将军令》中的轮指就要求用上出轮。两种轮指方法其艺术效果大致相仿,但细微差异客观存在,前者声缓且长易圆,后者清健圆活易密。
平湖派琵琶还有“蝴蝶双飞”、“抹复扫”、“七操”、“马蹄轮”、“挂线轮”等特色技法。
其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影响最大的四大琵琶流派之一。1895年,四代家传琵琶技艺的浙江平湖人李芳园整理和汇编的《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出版,被认为是平湖派琵琶形成的重要标志,开辟了琵琶园地的重要艺术流派——平湖派。经历此后数十年的洗练,平湖派琵琶终于成为我国民族音乐领域的夺目奇葩。
2008年6月14日,平湖派琵琶被收入国务院公布的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