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尔沁蒙古人生活风俗(一)

     服饰,科尔沁人在游牧时期,春季男子穿开权蓝棉袍,腰系红绿绸带,头戴羊羔儿皮或狐狸皮帽,足蹬纳底布靴;妇女穿不开视蓝绿色棉袍,足蹬刺绣花纹的布靴,以彩绸包头,不扎腰带。夏季,男子穿蓝或白色长衫,足蹬布鞋,头戴圆顶檐帽;女子穿不开权蓝或绿色长褂,有时在白褂外套黑色坎肩,穿布鞋。已婚妇女用粉或绿头巾包头,忌用红头巾,称红头巾为“妖”。秋天,不论男女早晚都穿棉衣,午间穿长衫。春夏秋三季女子在袍内着内衣和单裤,但很少外露。男子在夏季可以穿内衣单裤。冬季,男子日常穿无吊面、以大绒镶边的厚毛白茬皮袍,足着套毡袜的纳底布靴,头戴狐狸皮、狼皮、拾狸皮帽和用皮、毡子做的帽檐两端开口的圆筒帽。每逢节假日或赴宴,穿蓝绸吊面的羊羔皮袄,蓝大绒或蓝布吊面的皮袍,腰扎红绿色丝绸。右侧腰带上挂银鞘蒙古刀,左侧挂装鼻烟壶的搭链。脚踏大绒靴或香牛皮靴,下身穿蓝缎吊面的羊皮裤或棉裤,或穿黑大绒吊面,内有土布做衬的夹裤,头戴獭皮或狐皮做的圆筒帽。科尔沁人进人农业文化后,穿戴各方面与汉族无异。婴儿满月时用棉布缝制长衫,称之为“巴仁达格”,把它保留下来。

     科尔沁蒙古人的靴子有正方靴尖的叫哈玛靴,有圆型翘尖的叫喀尔喀靴或满洲靴。男女所着靴颜色各异,男子尚黑色大绒,女子则喜欢墨绿色或天蓝色。男鞋靴帮上刺绣花纹图案,靴勒中间绣吉祥、如意结成玉玺等花纹。女靴上一般刺绣凤莺花草图案。科尔沁蒙古人的婴儿刚满月,除在头卤上留着一塔辫子外,其余全部剃光。女孩子长到 15 岁时便开始留长发,扎耳眼。头发长长时,梳成单根辫子,并以小粒珊瑚、珍珠串扎辫子根部,垂于肩上,谓之留发姑娘。姑娘结婚后才能梳成两根辫子,并扎在一起。已婚妇女把头发分两络梳辫子,用红头绳在辫子根部缠绕两公分左右,叫扎根。单根辫子表示单身,已婚妇女在他丈夫在世时留单根辫子,被认为不吉利,因此忌讳梳单根辫子。

   已婚妇女用来梳盘高髻的一种珊瑚串,科尔沁人称之为塔图尔。制塔图尔时,用几股棉线穿缀珊瑚,排列成四行,中间以翡翠牌等宝石隔成的一种头饰。翡翠牌可以用 3 个至 5 个,正中间的四方型或圆型,其余是蝴蝶型。解放后,科尔沁蒙古大部已进入农垦生活。生产生活促使他们改变穿着的服饰文化。除节假日,其穿带基本和汉族一样。只有一小部分牧区,保留着原来的服饰装束。科尔沁地区城镇蒙古族与汉族服饰基本一样。

小地瓜(2014-04-2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