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寒晖,原名张兰璞、张含辉(1902-1946),定州市西建阳村人。人民艺术家。1919年在保定高等师范附中求学,在"五四运动"影响下,积极投身早期革命活动。他酷爱音乐,立志用文艺作品唤起民众,因此他考入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深造。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北平、西安等地开展革命活动。主办《戏剧》周刊,抨击反动军阀,宣传抗日救国细想。以教书为掩护宣传马克思主义和共产党的主张。
1934年在定县平民教育促进会任职,编写通俗读物,宣传抗日救国思想,为恢复定县党组织做了大量工作。1936年,他以强烈的爱国热情创作了著名抗日救亡曲《松花江上》。一问世迅速传遍全国,极大地唤起了东北军及全国人民的抗日斗志。后又创作了《军民大生产》《去当兵》《努力战斗下去》等60多首革命歌曲。还创作了许多曲子戏、秧歌舞,如《争取俘虏》《从心里看人》《太平车》等。1946年3月11日,病逝于延安。为了纪念他,陕甘宁边区文协出版了《张寒晖同志遗作歌曲集》,1960年,定县建成了张寒晖纪念馆。2002年,在张寒晖纪念馆旧址改建了张寒晖文化广场,占地1.21万平方米,立其铜像一尊,成了定州市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人民艺术家张寒晖名垂青史!他的歌曲千古流唱。每当我们听到那《松花江上》,就会想起那悲惨的时候,想起那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年代,激起我们对侵略者的无比憎恨,使我们不能忘记历史。每当我们看到他那挥舞手臂,向人民发出战斗号召的塑像时,使我们仿佛又回到硝烟弥漫的战场,心中的热血沸腾不已。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