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食是科尔沁蒙古人传统的主食。主要有牛、羊、驼肉。到农垦时代,多为猪肉。春夏季一般不杀羊、牛。秋冬季则宰杀,这样便于贮存,而肉质也好。爱吃野味人皆有之。猎杀抱子、野猪、黄羊和兔子、野鸡等。被狼咬死的牲畜和猛禽啄食的野兽之肉谁也不吃,还忌吃怀胎的牛羊肉,不吃马、驴、骡等奇蹄畜肉,不吃狗和猫肉。 隆重的婚宴或招待尊贵客人时上全羊。把新杀的羊按部位卸开下锅。煮熟摆放时,先将两根胫骨、膝节向前放在底部,次将左右各若干肋骨分置其侧,再将胸尖肉骨放其间,又将带尾的全臂尾向后置于上,最后将划有分字样的羊头向前置其上,再插上几把刀子。这些关节部位的置放,要显出羊在向贵客跪卧请吃。端到桌面,主人拿起刀,先将羊头的耳尖割下一小块赏给小孩,之后撤走羊头,便以刀从肥尾左侧向上划,从右侧划下来,割下一条给主宾。
随后各位宾客举杯动刀,饮酒吃肉。
科尔沁蒙古人亲戚间互相串门,须带礼物。到访的客人从正房西侧进门。若骑马而来,在正房西侧下马,并绕栓马桩西侧进院,进院时喊主人看狗,此时家里人出来迎接。若来者是长辈,主人双手压右膝上施打千礼,并问候“阿木如?”或“门都?”对方回答:“阿木拉!”或“门德!”主人还向客人问:“格日亲赛努?”或“马乐阿会亲沃都?”进屋后,主人坐下前先请客人人位,之后自己人坐、点烟。若两人赶路或野外相逢,也同时下马,相互间安、点烟;宾主各入坐之后,先进茶。盘子里装上乳制品、糕点摆在桌子上,盘子必须是成对,喝完茶上菜,请客人喝酒,菜盘子与喝茶时的盘数相同或多,而必须是成对。主食为面条或饺子、馅饼,多数是上火锅。请客人喝酒吃饭时,不准孩子们在桌边观望,更不准在客人旁边走动。客人走之前不得动其礼物,甚至给小孩带的糖果之类也不能动。不能给客人有豁口或有裂纹的碗杯盛饭倒酒。客人临别时不能让他空手而回。回敬的礼物称“压袋底”。有客人时不得做针线活或扫地。多数人家在客人临别前收拾桌子,若来不及收拾,客人已动身的话,可以把桌子挪动一下。客人走出院前不准扫院,否则认为是对客人不尊重。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