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实验中学,创建于1989年9月,是一所咸阳市教育局的直属学校,曾被评为21世纪中国中学生物教育创新百佳学校。
1.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由“陕西省教育厅”授予
2.陕西省重点中学---由“陕西省教育厅”授予
3.陕西省基础教育科研项目学校---由“陕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授予
4.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中小学心里健康教育课题学校---由“陕西省心里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授予
5.21世纪中国中学生物教育创新百佳学校---由“2004全球华人生物科学家大会”授予(主要是李富杰老师的功劳!)
2 ★办学简史★
咸阳市实验中学创建于一九八九年九月,是咸阳市教育局的直属学校,2001年11月被陕西省教育厅批准为省级重点中学,占地面积约2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5500平方米,现有教学班39个,在校学生3100余名,教职工123名。1999年被9月被陕西省教育厅命名为“现代技术教育实验学校”,2002年8月被陕西省教育厅批准为咸阳市唯一承办“理科实验班”的学校,2002年10月被省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命名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学校”,2004年7月被全球华人生物科学学会授予“21世纪中国中学生物教育创新百佳学校”,2004年8月又被陕西省教育厅推荐为全国“依法治校”示范学校。
3 ★教师队伍★
咸阳市实验中学拥有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
学校现有专职教师100人,学历达标率为100%,在读研究生16人,高级教师27人,一级教师57人,省市“三五人才”8人,省市骨干教师12人。教师中先后有40多人荣获全国和省、市级荣誉,其中8人荣获省、市级劳动模范称号,18人荣获省市级教学能手称号,14人在省级以上赛教中获奖。咸阳实验中学
近年来,学校加大教师队伍培养力度,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竞赛活动,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显著增强,人人不甘落后,个个力争先进的风气日渐高涨,已形成了强素质、求质量、育新人的强大合力。
4 ★硬件设施★
咸阳市实验中学拥有一流完备的硬件设施。
近年来,学校不断加大硬件建设力度,先后投资2000多万元,修建了7878平方米的图书实验综合楼,装备了八个标准化的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安装了校园广播网络系统,配置了教师电子备课室、现代化的计算机教室和目前最先进的数字式多媒体可视语音教室,有标准化的篮球场、排球场、可容纳600多人的多功能厅和文化艺术活动中心。
学校图书馆藏书4万余册,报刊300余种,工具、教学参考书500余种,并设有可供200多名师生同时使用的阅览室。
5 ★领导班子★
咸阳市实验中学拥有开拓进取的领导班子。
领导班子是学校工作的灵魂。学校高度重视领导班子建设。要求领导干部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讲团结,讲奉献,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坚持“三个面向”和“四个育人”原则,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推行“四制”改革,深入开展教育教学竞赛活动,敢于管理,善于管理,勇于创新,不断增强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通过培养和教育,学校已形成了一个团结拼搏,敬业奉献,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领导集体。
6 ★管理艺术★
咸阳市实验中学拥有严格务实的学校管理。
学校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提高教育质量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以“三项常规”要求为准则,坚持“质量立校、管理兴校”的思想,致力于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改革,建立健全了学校有关管理制度,制定完善了学校有关考核奖惩办法,引入竞争机制,实行目标管理,狠抓双基落实,强化管理过程,突出“严、细、实”的管理作风,深入开展教育教学竞赛活动,各项工作基本实现了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管理。近十年来,学校先后荣获咸阳市“提高教育质量先进单位”、“创选评最佳单位”和“文明单位”,陕西省“文明校园”、“三五普法”、“中小学德育教育”、“五四红旗团委”和全国“四个一”社会实践先进集体等80多项荣誉,学校的办学实绩多次被省市媒体报导。
7 ★科研创新★
咸阳市实验中学拥有锐意创新的教育科研。
学校坚持“科研兴教”的思想,以教育科研为切入口,深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工作,制定了详细的教育科研计划,完善了教研教改有关管理办法。通过长期坚持落实学校提出的“3251”教研教改基本要求,学校已形成了人人都能参与教研教改活动,个个都有教研教改任务的科研风气,教师在市级以上刊物上发表论文300多篇,出版专著12册。目前学校共有校级教研教改项目18个,市级科研项目10个,省级科研项目4个,国家级科研项目2个,各科研项目均已取得显著成效,特别是两个省级和两个市级科研项目受到了省市专家的高度评价,并通过了结题鉴定验收。
8 ★教育特色★
咸阳市实验中学拥有富有特色的思想教育。
在实践中,学校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旋律,以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为基础,以价值观教育为试金石,以心理健康教育为润滑剂,全方位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教育,已形成了“一线四化”德育工作新体系:即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全面深入开展德育工作;坚持做到思想教育内容序列化,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努力做到思想教育形式多样化,不断增强德育工作的灵活性,坚持做到思想教育管理制度化,不断强化德育工作的规范性;努力做到思想教育工作阵地化,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富有特色的思想教育,提高了师生的综合素质,促进了学校的各项工作再上台阶,为创名校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9 ★教学实绩★
咸阳市实验中学拥有卓有成效的教学实绩。
质量是立校之本。多年来学校把办学质量放在第一位,狠抓过程管理,加强教研教改,高考、中考成绩稳步上升,连续十一年被评为咸阳市“提高教育质量先进单位”,高考上线率和重点大学录取率均居全市前列,近年来共为清华、北大等全国一流重点大学输送高才生168名。
学科竞赛卓有成效,硕果累累。近十年来,学校学生参加全国省市各种竞赛获奖400多人次,其中获省级以上奖项150余人,特别是在2004年全国奥林匹克竞赛中,学校取得了建校以来最好成绩,在化学竞赛中有45人获省级奖,名列全省第三位,在数学、物理、生物竞赛中分别有10人、14人、13人获省级奖,名列全市第一。
10 ★官方网站★
咸阳市实验中学官方网站是:http://www.xysyzx.com
11 ★56视频★
观看咸阳实验中学相关视频,请登陆 http://www.56.com/w24/album-aid-3501006.html
观看咸阳实验中学高三(5)相关视频,请登陆:http://jinbaozai.56.com/
12 ★关于新校区★
咸阳市实验中学新校区建设项目简介 :
一、项目概况:
咸阳市实验中学新校区为普通高中,规划于中华小区西边,占地200亩,设90个教学班,可供5000名学生就读,总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总投资1.9亿元人民币。项目主管单位:咸阳市教育局。
二、项目建设的基本条件:
咸阳市实验中学具有良好的建设新校区的基础。目前,学校现有固定资产3600万元,教职工123人,其中高级教师33人,一级教师57人,任课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其中研究生学历4人,研究生在读16人,本科学历80人,省市级教学能手20人,省市级骨干教师15人,国家省市级优秀教师25人。近年来,学校荣获国家省市级荣誉80多项,连续十一年被市教育局评为提高教育质量先进单位,承担的五项国家省市级科研课题均取得显著成绩,教师先后在省市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320篇,编写教辅书籍8册。综合而言,实验中学已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教育教学管理经验,具有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具备了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学校品位,建设新校区的能力。
三、建设规模和预期目标:
根据高中标准化建设要求,新校区规划用地200亩,规划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其中教学楼、实验电教楼、阶梯教室、行政办公用房、图书馆、体育馆、科技楼、游泳馆和操场看台(塑胶跑道)等建筑面积52500平方米。学生公寓楼、师生食堂、生活福利及附属用房等建筑面积27500平方米。
该项目建成后,初始可招30个班1650名学生,三年后学校可招90个班5000名学生,需教师357名。
四、实施进度:
新校区建设坚持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2005年6月以前完成立项、规划、设计、征地等相关前期准备工作。目前,立项和土地控制指标手续已办好。2005年6月开工,2006年7月完成一期工程,同时做好二期工程前期准备工作,二期工程到2007年6月完成。
五、投资估算和融资方案:
1、投资估算
该项目总投资1.9亿元人民币。其中:基本建设投资12000万元、仪器设备及图书投资4000万元、师资建设经费400万元、200亩用地2600万元。
2、融资方案
(1)该项目由个人或企业全额投资,从招生年度起前30年收益全部归投资者,后15年收益由投资方和市教育局按一定比例分成,45年后,学校整体移交市教育局。
(2)银行贷款、自筹。
六、项目风险分析:
该项目的最大风险是政策和教师队伍是否稳定,生源是否充足。为确保新校区的发展,学校用地由市政府按教育事业用地划拨,教师按新编制标准(1:4)配备,招生以辖区为主,可在全市范围择优录取,学生收费按每生每学期3800元上报市物价部门核定。
1、收入情况
按生均每学期3800元测算,5000学生每年的收入3800万元。
2、支出情况
(1)人头支出:按357名教职工人均每月2000元测算,年需约856.8万元。(2)公用支出:按照现实验中学2003年实际支出,5000名学生年约需公用经费400万元。
3、投资回报
收入抵过支出,年投资回报为:3800—1256.8=2543.2万元,由此测算,大约投资商可在7—8年收回成本。
从实验中学目前的办学效益来看,教育质量稳定,师资队伍精良,社会影响较大,学生来源充足,办学效益良好;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来看,普及高中教育,加快高中标准化建设势在必行,建设新校区是一次难得的机遇;从群众对子女的期盼来看,人人都愈来愈渴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接受优质的教育,所以建设高标准示范性高中群众一定很关注;从人口的年龄分布来看,我国今后十年内中学生年龄段仍处在高峰期,为高中招生提供了必要的生源。
总之,相对稳定的生源和优质的教育资源将极大地保证新校区教育教学工作良性、高效发展,预期的社会、经济效益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