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校-----通辽市蒙古族中学

     通辽蒙中(原通辽二中)座落在通辽市霍林河大街18号,成立于1954年,是全市各旗县市择优招生的区、市两级重点中学。学校占地面积6.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设施齐全、设备先进、环境优美。现有教学楼两栋,办公楼、实验楼各一栋,学生宿舍楼三栋,教工住宅楼三栋,大小食堂四个。有理、化、生五套实验室,分组与演示试验均达100%。微机室2个,语音室2个,多媒体教室2个,教师备课室和制做室各1个,地面接收网络3个,所有教室已进三机一幕。教师阅览室和学生阅览室全面开放,图书室藏书近3万册,订阅报刊240余种。后操场有400米环形跑道及6个篮球场、3个排球场、1个足球场地。校园绿化面积达32%,被评为“花园式庭院”。  通辽蒙中师资力量雄厚。全校教职工共210名,130名专任教师的学历合格率为88.4%,其中特级教师1名,高级教师33名,一级教师73名,并有4名国家级培训的骨干教师,8名区级骨干教师,5名攻读硕士研究生的教师。百余名教师被评为全国、全区、全市的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学能手,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的论文有350余篇,论著有70多部。

  通辽蒙中学生生源广,严把质量关。通辽市是全区蒙古族人口最多的地区,现有蒙古族人口130多万,占全自治区蒙古族人口的三分之一,占全国蒙古族人口的四分之一。因此,通辽蒙中也成为蒙古族学生最多的学校。现有47个教学班,全部是蒙语授课的学生,在校生2750多名,住宿生2600多名。建校40多年来,向各类高校输送了一批又一批合格学生。“文革”前为全区、全国培养出几千名蒙汉兼通的人才,三中全会之后的二十几年里为上一级院校又输送了7000多名合格学生,为本地区的工、农、牧业生产培养出万余名建设者和接班人。近几年来通辽蒙中积极实施素质教育,教学质量大幅度提高,高考升学率始终居全自治区蒙古族中学之首。2001年高考升学率达94.8%,2002年、2003年高考升学率均达100%,2004年500分以上学生占全区蒙授500分以上学生的31.38%,并多次夺得全区文、理科状元,而且被全国重点大学录取的学生逐年增多。此外,在全国、全区、全市各类学科竞赛中曾多次获第一名或前几名的好成绩。在区、市两级文艺、体育比赛中获团体奖50多次。学生作文、小论文、美术作品也在国内外比赛中获奖。如今蒙中毕业的万余名初、高中毕业生中,有的已成为科学家、文学家、教授及各类工程技术人员;有的已成为硕士、博士;有的出国深造,有的担负着党政军机关领导的重任;有的已成为企业家……

  通辽蒙中始终重视教育、教学改革实验。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一直担负着民族教育改革实验项目,进入90年代被列为自治区教育厅民族教育改革试点校。1996学校开始进行“三语”教学实验,探索“首先学好本民族语言文字,同时学好汉语文,还要学好一门外语”的路子,现已初见成效。前几年还接受过蒙古人民共和国主修汉语文兼学其他学科的初中留学生,提高了该校的知名度。

  通辽蒙中建校以来十分荣幸的接待过辽宁、吉林、黑龙江、新疆、广西、云南、甘肃等省区少数民族教育参观团。自治区成立五十周年前夕,中央电视台对学校工作进行了采访报道。学校先后被评为“通辽市文明单位”、“自治区民族教育先进集体”、“自治区教育先进集体”、“自治区民族团结先进集体”、“自治区现代教育技术先进学校”、“自治区普通高中管理先进学校”、“自治区标准化民族学校”、“民族中学教育协会示范校”。

  通辽蒙中在党的民族教育政策的指导下,在各级党政、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与关怀下,学校各方面工作已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树立了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全校教职工在党的“十六大”精神鼓舞下,振奋精神,满怀信心,为创办一流、具有特色的全国示范性高中而努力奋斗。

思~(2014-04-2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