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鼓词

家乡区县: 温州市龙湾区

即瑞安鼓词。是流行于浙江省温州及其毗邻地区的一个汉族曲艺品种,俗称"唱词"。它用温州方言表演,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清代中期已见流传。发源于“鼓词之乡”——温州瑞安,故亦称瑞安鼓词,俗称“唱词”、“门头敲”。它是流传在温州地区属大鼓类的民间说唱艺术,是华东和浙江省民间曲艺的主要曲种之一。素有“浙北评弹,浙南鼓词”的美誉,是温州及浙南群众喜闻乐见的曲艺艺术。这东西呢,我是不爱听的,嫌吵。但是我老妈就超级喜欢听的,她往往喜欢一集接着一集的听。
内容大都取材于历史小说和民间传说。分其类别,大致有神话类、历史类、武侠类、世情类、公案类,其中以表现朝廷的忠奸斗争,社会上的颂善惩恶,家庭的悲欢离合和爱情故事居多。有说有唱,以唱为主,代言叙事相结合,行词流畅,音节谐和,长于抒情,善于叙事。其文体韵散相间,诗文合璧。散文部分包括叙述语言和人物语言。叙述语言以第三人称出现,有表(白)、评(白)之分。表(白)用来叙述故事、刻划人物、说明事件、描绘环境,同时,还对人物性格成长的某些特点、事件发展的某些环节、环境气氛演变的某些方面作适当的交代和说明。评(白),即表演者对故事、人物或某一事件发表评议,人物物语言以第一人称出现,有对白、独白、咕白等。咕白,是人物抒发内心情思,类似戏剧中的旁白。
传承意义:
温州鼓词的艺术传人已知的有清代的白门松、阿光儿、毛行发、陈昌德,民国时期的曹岱卿、陈壬莲、李庆新、李林姆、白象珍、王阿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管华山、阮世池、郑明钦、丁凌生、陈志雄、方克多、徐玉燕、林秀珍等。
进入21世纪以来,温州鼓词的发展面临困境,演出很少,传人断档,急需保护。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曲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憧憬宝贝98(2014-04-2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