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氏大屏灯

家乡区县: 潮州市饶平县

在粤东侨乡潮州三饶镇,有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品叫大屏灯。大屏灯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在很多传统技艺日渐式微的今天,邱氏大屏灯却生生不息,薪火相传。

大屏灯是花灯的一种,传统的大屏灯,丈八宽,丈二高,三尺深,多反映戏剧情景故事。传统大屏灯,因灯大又细腻闻名,燃亮时,需要同时点着两百多盏豆油灯,壮观而精美。大屏灯上许多细微的装饰物,飞禽走兽、各式昆虫花卉等,十几道制作工序考究。

自1988年起,三饶镇棕树社几乎每年都举行大屏灯会,社里1000多名邱氏族人几乎人人都会制作大屏灯。制灯的装饰品,每一件都是用纸张、树叶、布等材料,通过雕刻、卷折、粘合而成,上色之后栩栩如生。邱子远告诉中新社记者,每年制作的大屏灯,在正月展出完毕,就会分赠给对本宗族作出贡献的族人收藏。

邱氏是第一个迁入三饶的宗族,被誉为“先邑名家”。明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三饶开始举办游神赛会大活动。当时的邱氏宗族还专门将一块田地的收入划出来,作为每年制作大屏灯的经费,而族里的4个“房头”则轮流负责动手制作。 随着时代的变迁,邱氏宗族已没有固定的集体收入,但每年制灯时节,族人依然会捐赠经费并集体制作。大屏灯的制作过程复杂且繁琐,精致又细腻,由不得半点马虎。

一副大屏灯需要10多人花费半年多的时间合力制作,如今邱氏族人形成一种习惯,每年制作大屏灯,族里的男女老少只要有空闲,都会前来帮忙。记者在邱氏理事会见到去年制作的大屏灯就是族里人轮流着一手一脚做起来的,其中年龄最大的有70多岁,最小的才十四五岁。

三饶邱氏在清代、民国期间曾有过几个出外潮,如今本地的邱氏只有1000多人,但在世界各地的邱氏族人却以百万计,单台湾便有40多万邱氏族人,每年世界各地的族人和外乡的人都会回来看大屏灯。

我的个人主页:http://abc.wm23.com/QIUYANPING
我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u/2210469152
我的新浪微博:http://weibo.com/qyanping?s=6cm7D0

大白兔小白兔(2014-04-2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