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沛县的鼋汁狗肉是沛县最有名的传统特色食品。鼋汁狗肉呈酱红色,色泽鲜亮,味美醇香,肉质韧而不挺,烂而不腻,可谓色、香、味俱佳。沛县因此而成了古今闻名的“狗肉之乡”。
鼋汁狗肉历史
鼋汁狗肉已有2100多年的制作历史。据《史记》记载:刘邦手下名将樊哙,少时以屠狗为生。刘邦与他交深,常食肉不付分文,久之樊不快。为躲刘邦,樊将肉摊迁至湖东夏阳(今山东省微山县夏镇)。 刘邦闻讯赶去,遇河受阻,正苦于无钱乘舟,忽河中游来一只大鼋,驮刘邦游过河去。刘邦找到樊哙,樊正愁狗肉无人问津,刘邦抓起狗肉就吃,经刘邦一吃,人们遂竞相购食。其后,刘邦常乘鼋过河食之,樊哙恼鼋,杀之与狗肉同煮,不料狗肉更香,狗肉售完,至此鼋汤煮狗肉,香味不减。因此,沛县狗肉又称“鼋汁狗肉”
烹饪方法
原料:健壮活狗1条(约25千克),优质野生甲鱼1000克,上好香辣料,各种调料适量。制法:1、选健壮,7月龄2500克的狗,致昏、放血、剥皮、开膛、修整胴体,冲净备用。2、选1000克左右活甲鱼一个,断头放血,沸水烫3分钟,去内脏,洗净。将狗肉分成4大块,反复洗刷,放入老汤中,添加清水,大火烧沸,加入甲鱼及各种上好香辛料,1小时后下少许硝精排去污物,放精盐,不断翻动,1小时后熄火,盖锅焖炖4小时后捞出、晾凉,或淋上少许麻油,拆骨包装或直接上市销售。特点:味道鲜美,咸淡适中,香气浓郁持久,肉质松散,熟烂不腻。
营养价值
狗肉味甘、性温、咸,归脾、胃、肾经; 狗肉有温补脾胃、补肾助阳、壮力气、补血脉的功效。 狗肉温肾壮阳,用于肾阳虚所致的腰膝冷痛、小便清长、小便频数、浮肿、耳聋、阳痿等症;温补脾胃,用于脾胃阳气不足所致的脘腹胀满、腹部冷痛等症。
食用提示
狗肉腥味较重,将狗肉用白酒、姜片及复揉搓,再将白酒用水稀释浸泡狗肉1—2小时,清水冲洗,入热油锅微炸后再行烹调,可有效降低狗肉的腥味。吃狗肉后易口干,喝米汤可纠正这一副作用。狗肉属热性食物,不宜夏季食用,而且一次不宜多吃。凡患咳嗽、感冒、发热、腹泻和阴虚火旺等非虚寒性疾病的人均不宜食用。忌吃半生不熟的狗肉,以防寄生虫感染,忌食疯狗肉。脑血管病人一般伴有动脉硬化、高血压。狗肉热性大、滋补强,食后会促进血压升高,甚导致脑血管破裂出血。因此,脑血管病人不宜多吃狗肉。大病初愈的人也不宜食用,因此时病人体虚,进补只能温补。
食物禁忌
一忌患非虚寒病的人吃狗肉。狗肉属热性食物,一次不宜吃多。凡患咳嗽、感冒、发热、腹泻和阴虚火旺等非虚寒性病的人均不宜食用。二忌吃半生不熟的狗肉。食用未熟透的狗肉,狗肉中滋生的旋毛虫会感染人体。三忌食疯狗肉。疯狗的唾液中含有狂犬病毒,操作时只要人体皮肤有破损,就可能染上病毒,因此,疯狗肉应坚决忌食。
狗肉的历史以有2000多年的时间,是我们中华著名小吃。希望大家多多来关注!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