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历史名人

家乡区县: 陕西省商州区

契 

  帝喾之子,佐禹治水有功,帝舜“封之于商,赐姓子氏”,授为司徒,敬敷“五教”,掌管以礼教民,故商地有“敷教名区”之称,契有“教育鼻祖”之誉。《史记·殷本记》:“契兴于唐、虞、大禹之际,功业著于百姓”。汉郑玄《集解》注:“商国在太华之阳。”魏晋人皇甫谧亦谓:商国“今上洛商是也”。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水经注》说:“丹水自上洛经商县南,契始封此。则斯地为司徒所封之国也。”唐代萧德言著《括地志》:“商州东八十里商洛县,本商邑,古之商国,帝喾之子契所封也。”民国时商地有契庙、玄王庙、虞司徒祠,称祭契之日为“玄鸟节”。

相土 

  契祖孙三代均封商。《史记·殷本记》称:“契卒,子昭明立。昭明卒,子相土立。”《荀子·成相篇》载,昭明始“居砥石,迁于商”。宋忠《集解》称:“相土就契,封于商。”《世本·作篇》载:“相土作乘马,王亥作服牛。”近代学人傅运森之《世界大事年表》载:“相十五年(前2132)商侯相土作乘马,遂迁于商丘。”由于相土在境内发明马拉车,贸易日臻兴隆,故世传商业一词即发端于商国人熟操之业。《诗经·颂》:“相土烈烈,海外有载”。

商高   

 黄帝二十五子之昆孙,周成王时封于商,“以地得姓”称“商子”。“商子精数学《周髀》,衍其说为《算经》”(见康熙《续修商志》卷八)。《国语》亦谓:商高“司商”。《周髀算经》为“算经十书”之一,是我国早期之天文历算著述,主要阐明盖天说和四分历法,首次提出在直角三角形中勾三股四弦五的关系,为世界最早使用勾股定理者。《周髀》有周公、商高问答;《晋书·天文志》亦有记载。

商鞅 (约前390~前338)

     战国时政治家,卫国人,公孙氏,原称卫鞅或公孙鞅。初事魏相公叔座为其家臣,后入秦说秦孝公变法,任左庶长,擢大良造。孝公二十二年(前340年),鞅大破魏军,因战功“封之商邑的邑,号商君”。史称商鞅。商於15邑之邑治,在今丹凤县城西2.5公里之古城岭,建于秦孝公十一年(前351年)。商鞅相秦十九年,辅佐孝公变法治国,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战,又严刑竣法,推行连坐。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但却抑制了贵族利益。孝公死后,公子虔等诬陷商鞅谋反,太子驷继位,即下令捕鞅。商鞅逃至武关,客舍惧商鞅所订之法“舍人无险者坐之”不纳。后商鞅投魏遭拒,遂返封邑组织军队,自老君山峪北出击郑(今华县东),占领郑城。因郑城贵族偷开城门,鞅兵败被俘,死于“车裂”,且被灭族,商鞅虽死,其功不可没。秦国因变法而强大,奠定了统一六国的基础。毛泽东称商鞅为“中国首屈一指的改革家”,王安石诗颂商鞅:“自古驱民在信城,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沫沫(2014-04-2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