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珠江源(四)

家乡区县: 云南省宣威市

游在云南,吃在曲靖

珠江源头,美食飘香。通过连续举办美食文化节,“玩在云南,吃在曲靖”已名副其实。曲靖人的口味偏重,甚至有些辛辣,这与曲靖处在滇黔川桂四省交界处有关,饮食就图个“辣得爽”,胡辣鱼、辣子鸡、羊汤锅等都要放足辣椒,让你吃得大汗淋淋才够味儿。就连韭菜花之类的腌菜或佐料,都要让它辣辣的……

曲靖小吃很有特色。从吃早点说起吧。到曲靖不尝尝郑记凉粉、蒸饵丝、烧饵块,那真是白来了。

在曲靖西门老街,有一家朴素的“郑记凉粉”店,招牌不起眼,但名气不小。煮熟的凉粉要及时降温,上桌前将变硬的表皮揭下,露出金黄的粉块,均匀切成条状入碗。凉粉配料极为关键,蒜末水、盐水、酱油、米醋、米辣酱依次放入,最后放一撮芫荽。店主喊一声“好嘞”,就可以端来下箸尝鲜了。细心的吃客在搅伴佐料之前会夹一块光棍粉条慢慢咀嚼,品尝豌豆凉粉的原汁原味。拌入佐料后的郑记凉粉辣味十足,很有川菜的底气。让人吃得一把眼泪一把鼻涕,越吃越“伤心”,有人也称其为“伤心凉粉”。凉粉冷吃,夏天最适宜,入口爽滑劲道,起先会辣得吹嘴,转眼间感到头顶冒汗,蒸发的细汗从头发棵里带走热量,凉爽惬意,真凉粉也。

漫步清晨的曲靖城,那些遍布大街小巷的食肆饭馆里,蒸饵丝的身影竟无处不在。各家的蒸饵丝可能在一些小的细节上有些出入,然而大的做法上如出一辙:切得细细的饵丝在甑子里蒸着,挑出一碗,放上开水氽过的韭菜、绿豆牙,舀一勺熬过的酱油和橙黄的肉酱,吃时必另有一碗骨头汤作配,别有一番滋味。

曲靖人酷爱米制品,仅饵块就有很多品种,筒状的,饼状的,丝状的等等。有一种饵块,做得很薄,形状是圆的,盘口般大小。这种饵块是专门拿来烧吃的,所以约定俗成称之为“烧饵块”,独曲靖所有。烧饵块火要适中,最好在大炉子上架一个铁丝网。饵块铺上烙得嗞嗞叫,气体膨大将饵块撑得鼓鼓的,像个黄气球。等消气回缩的时候,赶紧翻烤另一面。要是等气全出了就冒烟变糊了。双面烤得黄爽爽的饵块被抛往空中,打着旋甩到扁盘里。看着就像一门杂耍手艺,眼福口福全饱了。给饵块上料要趁热,酱油、辣椒粉往上一摊,洒上少许白砂糖就打卷。曲靖人吃惯了卷上烤油条的成套的烧饵块,可避免中间的佐料在咬吃时从饵块边挤出来。吃光屁股饵块显然没有成套的过瘾。

说说“大菜”吧。在曲靖,吃黑皮子之风越刮越猛。

说起黑皮子,那也确实是不亚于红烧肉的一类美食。过去农村谁家杀过年猪,猪腹部五花的那一块一定是用来煎黑皮子的。做菜时,将五花肉连皮先切成大块煮至六七成熟,捞起沥干水分,再切成三寸见方的小块,抹上蜂蜜和白酒,放进烧热的油锅里煎到肉块发黑,肉皮变皱。黑皮子由此得名。黑皮子肥瘦兼有,肥而少腻,棕红发亮,鲜香滋嫩。那味道绝对喷香诱人,即使从来不沾肥肉的人,也能毫不费力地“吃”下两块去。

宣威火腿,名扬四海。以火腿为料理制作的系列美食,广受青睐。火腿由肥猪后腿腌腊而成,在食谱中起调味、增香、添色作用,使中国菜以味为核心的理念得到了较好的体现。孙中山先生为实业家浦在廷生产的火腿题字“饮和食德”,盛赞宣威火腿是饮食中上乘佳品。有“商贾将军”盛誉的浦在廷先生一生勤奋,实业救国。他以“言传身教育后人”的开明进步思想,培养出卓琳这样的女中豪杰。在1939年邓小平同志最艰难的时期,卓琳毅然与之结为革命伉俪,一生辅助小平同志完成经国大业。

曲靖人在食物的制作上精致地道且富有特色,就拿食材鸡而言,吃法达到几十种,辣子鸡、泡椒鸡、洋芋鸡、板栗鸡、白果鸡、园子鸡、青椒童子鸡、香辣鸡、石锅鸡……或是曲靖人独创,或是吸收外来饮食烹饪法之长,并发扬光大,什么味儿的都有。沾益人喜欢把大碗的辣椒与童子鸡拌在一起爆炒至喷香后上桌。据传某大牌女星到沾益吃辣子鸡,辣得香汗四溢,一时心血来潮,用汗水调和胭脂在墙上题字“天下第一鸡”,是否属实,未作详考,但沾益龚氏辣子鸡,对于那些不怕辣、辣不怕、怕不辣的食客来说,不吃会留下终生遗憾。

曲靖多山,放养的黑山羊是煮羊汤锅的上好食料。羊头羊脚羊骨羊肉羊杂碎放入一口大锅中,煮上半日,掺入薄荷,撒上糊辣椒,包你吃得鼻尖子冒油。据说唐继尧大帅南征北战,就喜欢吃个全羊席。治滇13年,每每有喜庆,必烹羊宰牛犒劳僚属。他与蔡锷联手兴起护国运动,使袁世凯轰然倒地。兵雄雄一个,将雄雄一窝。在护国元勋唐继尧的擢拔下,会泽藉将领中出现了一个英雄群体,如千古忠烈黄毓英、护国勇将邓泰中等,他们都是同盟会成员,与孙中山领导的一系列革命活动有渊缘,与国家兴盛、民族危亡息息相关,他们深明大义,为国戮力。唐继尧故居门面上有一幅对联“护国倒袁南天一柱;治滇兴教东陆独尊”,最能概括他的一生。创办东陆大学(今云南大学)是其为云南教育立下的千秋伟业。他还曾经为革命同乡浦在廷亲书横匾“急公好义”以示互勉。

乌蒙山区出将才。军界名流还有富源藉抗日名将王甲本将军。他出生于军人世家,毕业于陆军讲武堂、南京陆军大学,参加过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壮举,一生戎马倥偬,屡建奇功,他参加过著名的淞沪抗战、三次长沙会战、鄂西会战、常德会战、衡阳保卫战等诸多抗日战争重大战役,是从刀尖炮火中冲杀出来的民族英雄,被誉为名震四方的“硬仗将军”。曲靖还出了个军中才子,抗日名曲《在太行山上》的词作者桂涛声就出生在沾益县。他的歌曾传唱大江南北,家喻户晓。

曲靖地灵人杰,英才倍出,不胜枚举。他们如夜空中的繁星,闪射出熠熠光芒,令人骄傲,令人自豪。

尾声

珠江源不仅是珠江之源,更是生命之源、文化之源、经济之源,人才之源。

依托着源头优势,一个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政治稳定、文化繁荣、环境优美、人民安居乐业的大城市正崛起于云岭大地。

和着珠江的涛声,曲靖这方热土,正崛起于祖国的南方,以其绚丽的光泽,辉亮彩云之南,迤东大地。

haows123(2014-04-2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