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姓氏杂谈——杜仁与马銮杜氏

家乡区县: 厦门市集美区

      马銮村民委员会由马銮、后尾、碑头、岑尾、扶摇五个自然村组成,总人口近4000人,其中马銮、扶摇两个自然村以杜氏为主,人口近2000人。马銮西与西滨村为邻,东接曾营居委会的吴仔尾,北面是杏林工业区。历史上归泉州府同安县管辖,宋为安仁里统于明盛乡,清及民国期间为安仁里十六都马銮保。

      马銮村名相传是该村杜氏始祖杜仁命名的,一直沿用至今。据晋安杜氏族谱记载:宋末,杜仁偕兄弟随父杜浒兵败相失,由漳至泉同安县之安仁里滨海而行,马铃忽坠,勒缰收铃,见三峰?立,两屿插鬓舞自仙旗,见东南蜿蜒二十余里长江贯虬环绕其前,乃叹曰:此可聚族为子孙长久计殆。逐卜居弥之为“马銮”。

      马銮杜氏始祖杜仁,字果裕,浙江山阴杜衍(字世昌)之第九世孙;什拨俊之长子,宋末因战乱与其昆仲失散而逃荒定居于马銮,至今已逾七百年。自一世祖杜衍至今已传至37世。子孙播衍国内外众多地方,厦门的寨上、殿前、高崎及灌口的杜埭、杜行、本区的山后张、扶摇等村的杜氏都是马銮杜氏的分支。其昭穆(字行)自杜衍26世起自定16字:昭、兹、来、许、绳、其、祖、武、亿、万、斯、年、受、天、赐、福。

      1990年续修族谱时,又增定20字:日、就、月、将、学、有、缉、熙、于、光、明、佛、时、仔、肩、示、我、显、德、行。前后二次昭穆都是取自《诗经》大雅篇。

       杜氏按1982年全国人口计算,排在第53位,正宗起源于祁氏,是以地名命名的姓氏。周成王封唐国后人于杜(今西安市东杜陵),称为唐杜氏。周宣王时,唐杜国君桓,在朝任大夫,人称杜伯,后被周宣王无辜处死,其子孙大多逃往中原,留在杜城的一支便以杜为姓。望族居京兆郡(今陕西长安东)。

      马銮杜氏历代名人辈出,其一世始祖杜衍,字世昌,为人洁廉自克,事君以忠,牧民以惠,宋封祁国公,死后追赠司徒兼侍中谥正献;七世杜范,字成之,曾为宋朝右丞相;近代旅居香港的马銮杜氏第卅世孙杜四端,名德乾,字四端,是一位一生积德行善、非常热心公益事业的殷商,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他带头集资三千六百元,在马銮村创办全市第一家纺织厂。曾获黎元洪大总统特奖四等嘉禾章。

       另外:马銮村委会辖下的还有后尾、岑尾、碑头三个自然村,前二个村以王姓为主,人口700多人,后尾王氏是元朝末由泉州的乌泥港迁入,以后一部分人分居到岑尾。碑头村大多姓陈,是同安县马巷镇关山陈的分支。

厦门集美专题链接:http://www.wutongzi.com/kan/fujian/jimei.html
个人能力秀主页:http://abc.wm23.com/wsapple

桫陌dai(2014-04-2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