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冈镇自古以来人杰地灵,商贸繁荣,物产丰富,各种地方特产,如五香茶干、龙冈茌梨、春江卞蛋等早已驰誉大江南北,其中久负盛名的就要数“五香茶干”,到如今已有近百年历史了。
早在民国初期,龙冈集镇有一户许姓的人家,生有一子,别名叫“二百岁”,为了谋生的需要,这户许姓人家在镇上开了一爿字号为“许顺茂豆腐店”专门生产茶干、豆腐、卜页等豆制品,供集镇上的茶馆茶店和居民用来招待贵客,镇上有钱有名气的人每天早上都有到茶馆茶店饮茶消闲的习惯,在茶馆饮茶,吃客们都让茶店老板端上香茶干这道特色菜。久而久之,龙冈镇上的大小饭店餐桌上也因有了香茶干这道菜而生意红火起来。就连路经龙冈,或走亲访友,外出经商跑生意的人都带上龙冈的香茶干,作为上等礼物送给至亲好友。在当时,由于香茶干销势好,收益高,龙冈集镇上扩展了字号为“许涌顺”、“顺和”、“潘氏”、“王氏”等多家豆腐店,家家生意红火。据传,民国初年孙中山先生和40年代陈毅元帅在盐城时,都曾品尝过龙冈的香茶干。
解放后,1957年供销商业部门对龙冈的10多个私营工商业进行了改造整编,并保留了香茶干特色项目,将10多个豆腐店整合为龙冈商业公司豆腐店。到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龙冈的香茶干完全实行计划生产、供应,单位和居民靠上级部门下拨的计划,凭票证购买香茶干。
生产工具:规格为高15cm、宽7—8cm的小蒲草编织袋、铜勺、木板、不锈钢锅、蒸笼等。
生产原料:黄豆、四罗(属一种药材)、野生五香、小回香、八角、生姜、葱、老坊式自制甜味酱、食盐、白糖、红卤、点卤。
生产工艺:将生黄豆用水浸泡一段时间,用石磨磨制成豆浆,放在锅中,用紧密度很强、稻草编织的锅盖盖实煮熟。豆浆煮熟后,放在大瓦缸中,用红卤和点卤进行勾兑,形成豆腐花,再用刀或线条木板在豆腐花中划线,去掉其中水份的同时放入药材四罗,等一段时间后,用铜勺一勺一勺地舀入蒲草袋中,再用木板压榨去水,取出毛坯茶干晾干,然后,放入锅中绰白,再次取出晾干,这样连续反复几次,将晾干后的茶干连同佐料一起入锅中蒸煮一定时间后,用温火焖4小时左右,放入甜味酱加色,再进行焖煮,最后取出成品香茶干。
4、特点及特色:成品香茶干色质好看,用刀切片后,两面光滑不沾刀面,无水份,用手撒开后,象鸡肉丝一样,成条纹状。人食用后,感觉口味纯正,香气回肠。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龙冈香茶干作为一种地方特色产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亲睐,形成地方特色,具有一定的开发利用价值。一方面,要加大创牌力度,实行深度开发,拓宽地方品牌发展空间;一方面,要加大与市场对接力度,通过多形式,让本地特色产品香茶干走向国际国内市场。同时,要制定相关的激励措施和保护政策,使具有地方文化特色韵味的香茶干更好地发挥其经济社会效益。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