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发展学院(社会科学部)位于风景优美的瘦西湖畔。学院现有哲学、历史学(师范)、思想政治教育(师范)、社会工作、档案学等5个本科专业。其中思想政治教育(师范)专业和历史学(师范)专业,均为江苏省特色专业建设点和扬州大学品牌专业建设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共党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史学理论与史学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教育学原理(伦理教育、教育政治学)、课程与教学论(历史教育)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中共党史、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是校级重点学科,有江苏省高等学校优秀课程群《哲学课程群》、江苏省高等学校一类优秀课程《中共党史》。学院负责全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学院专业办学历史悠久,历史学专业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分别有50多年和40多年的办学历史,太平天国史研究、辛亥革命史研究、魏晋南北朝史研究、哲学研究、政治学研究、中共党史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在国内学术界有一定影响。
学院拥有一支素质优良,职称、年龄、学历结构合理,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富有朝气和潜力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18人,其中教授18人、副教授62人,博士(含在读)29人,硕士(含在读)55人。
全院现有本科生752人,硕士研究生80人。设有国家奖学金、朱敬文奖(助)学金、专业奖学金、孝廉奖学金等,为学生提供多种形式的勤工助学岗位。学院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文化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
学院坚持“以人为本、质量第一、办出特色”的理念,教学科研并重,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学科和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开展科学研究。近年来,已承担国家社科基金2项及省部级科研项目50余项,出版著作40余部,发表论文500余篇,获得省部级和校级优秀科研成果奖近40项。
学院设有中国近代史研究中心、中韩文化暨崔致远研究中心、扬州大学伦理学研究所、扬州大学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江苏省档案人员培训中心,拥有综合实验室(含档案与信息管理、社会工作2个分实验室)等。院资料室有藏书10多万册,长期订阅各专业核心期刊、大学学报400多种。
学院具有浓厚的科研和学术氛围,坚持学术报告制度,加强学术交流,经常邀请著名专家学者来院举办高层学术论坛,承办或参加全国性学术会议。学院还发挥自身独特的专业优势,积极为地方经济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