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刀手刘景全(一)

家乡区县: 徐州市丰县

  1968年,刘景全出生在丰县顺河镇一个普通农村家庭。这位1岁便患上小儿麻痹症的残疾人,如今成为丰县天鹰美容美发中心的经理。
1968 年,他出生在丰县顺河镇一个普通农村家庭。高中毕业后,为减轻家庭负担,忍痛放弃学业,进了镇办福利骨粉厂。适逢徐州市举办首届残疾人运动会,县民政局派人到各类福利企业网络人员,备战运动会,他被幸运地选拔进来。训练期间,他早起晚睡,别人做一遍,他就做三遍,训练成绩突飞猛进,很快就由门外汉接近专业水平,在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他是个有心人,比赛期间,不断地向别的运动员问这问那,关心他们平时在做些什么工作,如何自立自强。经人点拔,他准备学习理发技术,以“顶上功夫”闯自己的天地。
比赛结束回到老家后,他马上准备在县城拜师傅学习理发手艺。
1996年,刘景全来到县城的理发店拜师,可师傅打量他后,摇摇头回绝了。第二天早上,师傅开店门时,见到刘景全又站在了店外,顿感意外。
刘景全对师傅说,他有两个哥哥,三个姐姐,父亲身体孱弱,家里全部的重担都落在母亲身上,自己1岁时患上了小儿麻痹症,他不想再给母亲添加负担,他想学门手艺……
师傅没有答应,也没有拒绝。刘景全默默地跟随在师傅的左右,一个月过去了,大家都默认了这个小师弟。
时间一长,大家发现,每次中午吃饭时,刘景全总是磨磨叽叽,从来不在食堂用餐。一次,师傅带着几个徒弟悄悄地跟在他后面,在一个角落里发现,刘景全正攥着一个凉馒头往嘴里送,旁边放着一茶缸凉水。师傅掉下了眼泪,冲着他厉声吼道:“刘景全,以后你的每顿饭,师傅全包了,往后你再敢这样糟蹋自己,就立马给我滚蛋!”面对很少发火的师傅,刘景全满面泪水。
学习期间,他总是第一个开门,最后一个关门,烧水、烫洗毛巾、打扫卫生,样样抢着干。师傅工作时,便细心观察,认真揣摩,深得师傅喜欢。师傅领进门,修行靠自身。经过勤学苦练,他很快掌握了理发基本功,再加上不断的钻研领悟,回头客越来越多。1989 年春天,万物萌发的季节,他决定单立门户,开始创业。有钱男子汉,没钱汉子难。添置理发工具,准备操作台,房屋装修,都需要真金白银。钱从何来? 这时他再次动起卖血的念头。一不做,二不休,索性一次卖了400CC。去临近的山东省济宁市买理发工具,他舍不得乘车,只好喊上同村的伙伴骑自行车带他去,来回100多公里,足足骑了八九个小时,中间只喝水不吃饭,硬是坚持天黑回到家才吃上午饭。半个月后,荷香发廊在丰县供销干校门旁开业。用乳名作美发店的招牌,他是要自己记取曾经的困顿、艰辛和屈辱,记取曾经的汗水、欢乐和收获,让人生之舟驶向广阔的大海。凭着过硬的理发技术、随和的态度和对每个客人不同需求的满足,他的小店收入渐渐平稳起来。然而,看到电视上、书刊画报上的各式发型后,他对自己浅薄的理发知识不满起来,决定到外面再次拜师学艺。他先后到香港设在南京的花都美容美发学校,上海的富康,广州的标榜、天鹰等多处深造,取众家之精华,集百家之风格,苦练美容美发技能。在学习班里,同学是他练功的模特,兄弟姐妹是他练功的对象。一次次的学习,开阔了他对发式造型的视野,使他的剪发技术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凭着过硬的理发技术、随和的态度,刘景全的客人渐渐增多,但看着报刊杂志上时尚靓丽的发型,他的心又开始澎湃起来了。“我无法选择一个健全的身体,我却可以选择完美的理发技艺。”

我的家乡: http://www.wutongzi.com/kan/jiangsu/xvzhou_fengxian.html 
我的能力秀主页: http://abc.wm23.com/ljmwq 

 

进享年华(2014-04-2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