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岩黄饺
蜂岩黄饺色泽金黄,光亮度好。性脆、酥,味甜、香。营养丰富,口感极佳,深受消费者欢迎。 蜂岩黄饺的制作虽然不很复杂,但对主材料的要求极高。主材料是糯米,必须是传统种植的本地糯谷加工的糯米(即未经杂交的高杆糯),这种糯米的粘连性(即糯性)很强,是制作黄饺的唯一材料。其制作程序是:首先选择颗粒饱满、无杂质的本地糯米筛选簸净后,用磨粉机加工成米粉,再将米粉用温水拌湿,搅和均匀,置入木甑内蒸。蒸至完全熟透后倒入大盆内,再加入适量豆浆,与米粉拌湿拌匀,放回木甑蒸热。然后倒入铁桶,由两个力气较大的男士各执一根大木杵使劲地往里杵。待桶里的米粉被完全杵绒,粘连不断后取出摊至案板上,掐扭成粑团,摊薄。再用事先加工好的擀面杖(约1.5尺长的木棒。两头小,中间大,成圆筒状)用力擀压。待其擀薄,擀匀之后,用菜刀切成宽约1.5公分的“条子”,再将条子穿成各种形状的“提子”。可每条穿一提,也可多条穿一提,每提各自一形状。或“六二结”或“五梅花”,或“三重楼”等等。成型后用温火烘干(也可吊着晾干)即可备用。
食用前,用菜油煎泡、煎黄。这是最关键的环节。这环节主要是拿准火喉。火小了,油的沸腾点低,达不到应有的温度,煎不泡,铁板一样硬,嚼不动;火大了,油的沸滕点高,超过合适的温度,仍然煎不泡,同样是铁板一样硬,嚼不动。合适的温度应是50℃左右(但应先升至90℃后再降至50℃的恒温),使温度形成恒温后即将烘干的黄饺置入油锅内,黄饺便迅速膨胀,变粗,变大,这时应不停地翻滚,让其充分膨胀,逐渐变黄。待完全煎熟,色为金黄后就可捞取放置竹编的搁板上,滴干油渍,便可食用。这种黄饺既脆、酥,又香、甜,口感极好,老幼皆宜。
凤冈绿豆粉
到凤冈不吃绿豆粉,那是种遗憾,绿豆粉是当地民间最受百姓喜爱的小吃之一。在凤冈县的农村,每逢春节,村村寨寨、家家户户都要做粑粑推绿豆粉,万户一片磨浆声,把新年的气氛烘托得浓浓的。绿豆粉的吃法多种多样,然而不加汤的绿豆粉,取名“干馏绿豆粉”的吃法是凤冈县独有的,品尝到干馏绿豆粉后,便感到这种绿豆粉的筋丝好,软而绵扎,又香又好吃,味道独特。
香麻洋芋球
原料:洋芋150克,熟澄面团50克,白芝麻适量。
调料:色拉油、味精、葱花、香油等适量。
制作方法:炸,洋芋去皮切成块,装入大碗中,加盖入笼蒸熟,取出用刀压茸,加入烫熟的澄面、盐、葱花、味精、香油揉匀,成为洋芋面团。然后分成10砣剂子,搓成如同乒乓球大小的圆球状,滚上白芝麻,放入6、7成热的油锅中炸成淡黄色即可。
风味特色:色泽淡黄、外香脆,内松软。
技术要领:面团要揉匀揉透,滚芝麻时要沾点蛋清或水,滚均匀。
七彩八宝糯米饭
糯米制作甜食﹐除水粽﹑豆沙油角等外﹐还有可口的八宝甜糯米饭。
这种甜糯米饭﹐常在南方各省的年夜饭中上席。而粤席的团年饭中﹐尚没有见过。但甜软而配有莲子﹑红枣﹑杏脯﹑葡萄干﹐还有樱桃干的糯米饭,红绿白各色相间,看上一眼便不由得让人食欲大振了。一羹羹的吃来﹐着实惬意极了。
逢年节时分,往往又因席上的火膧炖翅﹑蟹粉狮子头﹑龙井虾仁﹑发财好市(这是粤菜﹐取好意头也)﹑铁板鲥鱼等吃得饱饱﹐想多吃两三匙的八宝糯米饭﹐肠胃也响起拒绝讯号了。只好离席时向大师傅请其传授制法﹕
八宝﹐是干果或罐制品﹐除上述说过的杏脯﹑红枣等之外亦可就近取材﹐用菠萝﹑糖金桔﹑蜜桃亦未尝不可。主要材料是糯米﹐先浸水三小时然后沥干水份。改注适量的水﹐不可过多﹐至变成烂饭﹐煮焗至够身。干果先浸软﹐去核。取出糯米饭﹐拌入适量的糖与油。涂少量油在碗底及周围﹐八宝料分砌碗底。加入糯米饭﹐中央填进莲蓉并压实。隔水蒸七分钟﹐取出覆入碟上﹐便成颜色缤纷的八宝糯米饭了。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