宕昌县经济发展状况

家乡区县: 甘肃省宕昌县

—、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坚持用加快发展解决一切困难和矛盾,使全县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主要经济指标翻番增长,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预计到今年年底,国内生产总值由2006年的5.22 亿元增长到12.74亿元,年均增长19.5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由2006年的2500万元增长到1.14亿元,年均增长3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2006年的3.02亿元增长到19.02亿元,年均增长4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006年的1.64亿元增长到4.75亿元,年均增长23.6%;大口径财政收入由2006年的2237万元增长到1.5亿元,年均增长46%。——城乡面貌发生显著变化。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加快发展的重要载体,五年累计投资39亿元,实施项目864个,一批事关宕昌发展的重大项目陆续建成或正在实施。特别是近两年来,坚持城乡一体化发展,县城“六路四桥”等重点工程进展顺利,绿化、亮化、美化工程同步推进,城市功能逐步完善,县城新框架初步形成,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全力推进哈达铺开发建设,为全县小城镇建设树立了样板,得到了省市的充分肯定。以市场建设为载体,两河口、南河、沙湾、南阳、理川等小城镇建设取得了新的成效。大力实施交通、水利、水保、生态、能源、电力和通讯建设,农村行路难、用电难、饮水难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加快发展的硬环境进一步优化。抢抓灾后重建机遇,累计投入资金13.4亿元,集中实施了一批受灾民宅和学校医院、道路交通、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恢复重建工程,高标准建成了新城子民福村、谢家坝四合村、城关瓦舍坪村等一批示范点,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发生了历史性巨变。

二、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

   创新扶贫开发机制,深入推进整村整乡整流域扶贫综合开发,精心打造了南河、车拉扶贫开发示范区,为全县扶贫开发探索了路子,积累了经验。大力推进特色产业开发,通过激励扶持和政策引导,中药材、马铃薯、草食畜、蔬菜等优势产业快速发展,劳务产业不断壮大,助推了农民收入的持续增加。预计到今年年底,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将有望达到2250元,比2006年净增1167元;按新扶贫标准计算,全县将减少贫困人口4.71万人,贫困面由56.2%下降到39%。

三、社会各项事业显著进步

   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首要任务,围绕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集中力量办成了一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实事和好事,使群众得到了更多的实惠。科学应对“5·12”特大地震等严重自然灾害,夺取了抗震救灾的伟大胜利。认真落实城乡困难群众保障政策,社会保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实施了一批教育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两基”工作顺利通过省上验收,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稳步提升。建成了县医院和中医院住院部大楼,县医院门诊楼建设进展顺利,实施了乡镇卫生院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工程,基本实现了全覆盖。不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群众医疗保障水平大幅提升。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管理,继续保持了低生育水平。不断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城乡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强科技进步创新,不断扩大广播电视覆盖面,体育、科技、广电事业快速发展。持续加大旅游资源开发力度,官鹅沟晋升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宕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四、改革开放取得显著成效

   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以开放促开发,农村综合改革、政府机构改革、企业改革、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各项利民惠农政策得到有效落实。扶持发展各类农村经合组织,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参加农博会、农高会、兰洽会等大型节会,强力推进招商引资,五年累计到位资金16.6亿元,其中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0个。

五、民主法制建设显著加强

   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工作不断加强,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进一步提高。政协履行职能水平不断提升,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渠道进一步拓宽。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爱国统一战线不断壮大。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社会团体工作取得新成绩,桥梁纽带作用进一步凸显。公正司法水平进一步提升,“五五”普法圆满完成,人民群众法律意识进一步增强。志史、档案和民族宗教工作迈上新台阶,人民武装、国防教育和“双拥”共建成绩突出,“平安宕昌”建设成效明显,安全生产形势总体良好,社会大局保持了和谐稳定。

六、党建工作水平显著提高

   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活动,积极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明显提高。大力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更加健全,切实匡正了用人风气。全面完成了村级两委班子换届选举和乡镇换届工作,各级领导班子结构不断优化,活力显著增强。干部教育培训成效显著,干部队伍综合素质不断提升。党员队伍进一步发展壮大,新发展党员2540人。建立了村干部养老制度,村干部报酬不断提高。村级活动阵地建设成效明显,累计新建、改建村级活动室324个,基本上实现了全覆盖。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全面推进党委、政府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试点,切实加大案件查处力度,立结案47件,党政纪处分93人,促进了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的明显好转,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干事创业氛围日益浓厚。

七、五年的艰辛历程和辉煌成就,既为推进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又为我们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必须坚持第一要务,把科学发展作为最鲜明的导向。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始终做到好字优先,好中求快,积极探索具有时代特征、遵循客观规律、符合宕昌实际的发展路径,坚持用发展解决一切困难和问题,脚踏实地,埋头苦干,锐意进取,就一定能够全面加快科学发展步伐。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造福百姓作为最终极的追求。正确处理“强县” 与“惠民”的关系,做到决策坚持民生首选,支出坚持民生首位,工作坚持民生首要,多谋惠民之策,多兴利民之举,多办为民实事,让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就一定能够实现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的协调发展。

  ——必须坚持解放思想,把开拓创新作为最根本的动力。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只有把解放思想贯穿于各项工作的始终,贯穿于推动发展的全过程,不断创新思维,更新观念,坚持与时俱进,充分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就一定能够谋大事,办实事,干成事。

  ——必须坚持改进作风,把狠抓落实作为最核心的要求。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聚精会神谋发展,一心一意抓落实,对认准的事,咬定目标不放松,一抓到底、抓出成效,就一定能够实现加快发展的奋斗目标。

  ——必须坚持加强党建,把提高执政能力作为最坚实的保障。加强党的建设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根本途径,是推动宕昌科学发展的根本保证,始终坚持党的核心领导地位,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紧紧团结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就一定能够形成和衷共济、共谋发展的强大合力。

  总之,近几年以来,宕昌县的经济取得显著的进步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同时,这几年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以后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我相信我们宕昌县在未来将会取得更好的成绩。

期待@梦转(2014-04-2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