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舆历史悠久。夏商为挚国,西周、春秋为沈子国,战国时属楚国,平舆邑。秦置平舆县,治所在今平舆县射桥镇古城,属颍川郡。汉至晋因之,属豫州汝南郡。南朝宋废,北魏复置,北齐再废,至隋大业二年(606年)又置平舆县,属豫州。唐贞观元年(627年)废平舆县,辖地并入新蔡县。武周天授二年(691年)复置,属河南道蔡州。至元废县,辖地并入汝阳县,属河南江北道汝宁府。明、淸袭之。民国二年(1913年)汝阳县易名汝南县,平舆属汝南县。1951年4月复置平舆县,属信阳专区。1965年,信阳、驻马店分治,平舆属驻马店专区。平舆是沈姓、冉姓、挚姓、汝南周姓的发源地。文物古迹主要有沈子国故城遗址、挚地遗址、月旦亭遗址、陈蕃墓、普照寺塔、安成故址等。
平舆人杰地灵。平舆自古多名贤。夏朝挚国国君奚仲,任夏禹王的造车官,造出太平车,被尊为车辆鼻祖。因车称“舆”,又因这里地势平坦,以“平”字冠名,称“平舆”,平舆也因此被称为“车舆文化之乡”。殷商时期挚国国君任成的次女太任嫁给周公的儿子季历为妻,她孕期“目不视恶色,耳不闻淫声,口不出秽言,食不进异味,足不履是非之地”,开胎教先河,孕育了姬昌——周文王。文王姬昌承母贤德,开创了天下诸侯半归西岐的政治局面,奠定了周朝八百年基业。东汉太傅陈蕃,自幼胸怀大志,处世刚直不阿,虽为佞臣所害,但英名彪炳青史。东汉名相袁安,一生功勋卓著,家族四世五公,德望垂范千秋。东汉时期平舆县令张熹,焚身求雨,舍身为民,美名世代流传。汉末平舆人许劭、许靖兄弟,每月初一评论天下时事,在乱世之中为时政点评人物、举荐人才,称“月旦评”。他们对人物的评论不虚美,不隐恶,不挟私情,砺俗击浊,声名远扬,时称平舆“二龙”,留下了点评曹操“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千古评说。众多的文物遗迹和历史典故表明,平舆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中原文化的支脉——天中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之一。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