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城挂联剪纸

家乡区县: 江西省丰城市

丰城挂联剪纸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是丰城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制作工艺及内容都有自身的严格要求和独特内涵。丰城挂联剪纸制作主要分布在丰城市桥东、秀市、洛市三个乡镇,以桥东镇路边村下南山村小组为最。它是以传统手工技艺创造的实用功能与审美功能相结合的民间美术形式,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政治和经济价值。

丰城剪纸工艺始于宋代,迄今已有700多年历史,最初表现内容形式以“挂联”为主(即春节挂在大门横梁上的门联)。挂联俗称“挂钱”、“挂签”,寓意“挂剑”避祸消灾,即用大红彩纸剪、刻各式各样的吉祥图案和文字,以横幅形式悬贴在大门横梁上,使春节门庭充满吉祥喜庆的色彩。原始的丰城挂联内容主要是十二生肖、刀剑、八仙等古朴图案或“福临门”、“春满人间”等吉祥文字。后来随着时代的进步,丰城挂联剪纸逐渐发展成为包含桥梁建筑、小河山川等内容的100多个艺术品种。

丰城是龙泉、太阿宝剑的故乡,从晋朝开始形成的丰城剑文化后,宝剑便成为人们避祸消灾的依托和祈求平安的象征。至宋代,人们用艺术形式表现着这一美好愿望,春节期间将剑的形态利用剪纸艺术制成挂联,悬贴于大门春联横盈之下,俗称“挂剑”压邪,普遍流传民间。到了明代,挂联内容渐渐扩大,工艺技艺愈加精湛,发展为“十二生肖”、“八仙飘海”、风景名胜和吉祥文字等形式,艺术与内容得到了高度统一。如今桥东、洛市、秀市等地制作的丰城挂联剪纸产品,除经销本省各县外,还远销浙江、江苏和福建等地,不仅给传统春节增添了喜庆色彩,还寄托了人们压邪祈求平安的美好愿望。

2010年6月,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丰城挂联剪纸被列入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Yun(2014-04-2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