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师大附中

家乡区县: 西安市雁塔区

 

作为同样历史悠久的师大附中,被师大人称为英才的摇篮。在这里有着悠久的文化底蕴,有着严谨的教学风格,有着优秀开拓者。

学校始建于1910年,曾7度迁徙,11次更名,1979年正式更名为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中华文化和革命传统的精华铸就了她的风骨,三秦大地的辉煌历史和淳厚民风凝成了她的精神。今天的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是深受社会、家长信赖和学生向往的一所省级一流重点中学,她的声誉在社会上风行远扬,被誉为“三秦教育之星,万千良才摇篮”。

学校历史悠久,文化积淀厚重,仁人志士辈出。五四运动先驱之一、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原民革中央主席屈武;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原民盟中央主席杨明轩;人民艺术家、抗日名曲《松花江上》的词曲作者张寒晖;著名教育家、原北京大学党委书记江隆基;原全国妇联副主席赵地;原进藏部队司令员范明将军;中科院院士侯洵教授;原陕西省委书记吕剑人;原甘肃省委书记高克林等或在这里耕耘、或从我校走出,为中华民族解放和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学校占地110亩,设施齐全,布局有序,是省、市两级政府命名的“绿色学校”和“园林式单位”。校园整体形成了以教学科研为中心的建筑群落,建筑对称,布局合理,由北向南,依次为运动区、教学区、办公区、学生公寓4大板块。学校有设备完善的理、化、生实验室10个,专用计算机教室56个,语音专用教室2个、音乐专用教室2个、美术专用教室2个,有先进、高效、实用、绿色的校园网络,每个教室都配备了先进的无尘板和多媒体触控一体机教学设备,行政办公室、实验室、图书馆均实现了办公自动化和计算机系统管理。学生公寓宽敞明亮,每个宿舍均装有空调、电话、多媒体网线。校园内体育场地约40亩,有标准的400米环行跑道,有宽阔的足球、篮球、排球、羽毛球和乒乓球场地。校园绿地绿化覆盖面积超过80%,处处绿树成荫,青翠依依,校园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包含文化元素,处处凸显环境育人的理念。

作为百年名校,我校以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施齐全,学校纪律严明,学习风气浓厚而著称,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德育为首,坚持以教育教学为中心、以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为核心,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和水平。学校共为各类高校输送合格毕业生近3万人,升学率一直名列陕西省前茅。近年来,数以百计的优秀学子考入清华、北大等一流大学。学校获生物国际奥赛银牌2枚,化学国际奥赛银牌1枚,连续13年获陕西省生物奥林匹克竞赛团体总分第一名。叶江滨、孙璐同学荣获第十一届、十三届国际生物学科奥林匹克竞赛银牌,这也是该学科目前在西北地区仅获的两块国际奖牌。刘文驰同学荣获第四十一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银奖,改写了我省在该学科国际竞赛奖牌空白的历史。我校是陕西省体育局确定的田径、足球传统项目学校。校足球队连续数次获陕西省中学生足球赛冠军,曾代表西安市参加九运会并获冠军。数次代表陕西省参加全国中学生足球联赛,取得良好成绩。2011年,在全国青少年足球联赛中我校足球队荣登冠军宝座; 2012年,荣获西安市校园足球联赛冠军; 2013年,荣获西安市中学生足球锦标赛冠军。学校文化体育活动特色鲜明,借助国家体育总局命名的“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我校阳光体育理念深入人心,体育锻炼成效显著,被西安市体育局和西安市教育局授予“2013年西安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先进单位”,并荣获“2013年西安市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先进单位”光荣称号。2013年我校各学科竞赛获国家一等奖1人;国家二等奖2人,国家三等奖3人;省级一等奖16人。

近年来,学校办学条件全面改善,校园面貌焕然一新,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形成了科学、明确、独特、符合实际的办学理念。实现了由人管人、制度管人、感情管人、待遇留人到理念引领人的飞跃。形成了以课题管理、校本教研、课堂有效性教学、研究性学习为主要内容的新课程管理体系。借助国家科研课题推动学校德育工作,校园生态文化全国领先。形成了全省独树一帜的学生团体心理辅导和教师效能团体辅导模式。建成了全国一流中学校园网和 “全国十佳网校”,搭建了全省第一个中学远程网络支教平台。建立了以派出教师为主,长效、扎实、整体扶持的支教体系,帮扶支教工作一直处于全省领先地位。我校是教育部直属的陕西师范大学本科生教育实习示范基地,创办了全国第一家“免费师范生生源基地班”。拓展办学空间,尝试办学新模式,联手陕西师范大学和曲江管委会合办了西安市曲江第一中学。创建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英中学校,探索国际化办学新途径。2013年,陕师附英中国际课程27名毕业生共获海外大学通知书105份,56%的学生被全球前50名大学录取,80%以上的学生被全球前100名大学录取,主要是英、澳、美、加、新西兰等国家的名校,实现了多国别、多专业的多元化升学路径。

师大附中可谓是优秀教师的摇篮。百年附中硕果累累、屡获殊荣、声名远播。

Doria(2014-04-2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