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人们在旧年的最后一天,也就是除夕,有守岁的习俗,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年夜饭要慢慢吃,可以一直吃到深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在泰兴市马甸镇黄西村,当全国人民都在除夕夜放鞭炮,吃团圆饭守岁时,他们却和往常一样劳作,直到大年初二,人们才穿上新衣服,欢天喜地的过年,黄西村人把正月初二定为辞旧迎新的日子,这个特殊的民俗背后有着一段故事。相传清乾隆三十八年,黄家的老祖宗黄氏兄弟从姜堰挑着箩担,逃荒至李秀河村西头,搭棚落户,乞讨为生,日子很艰苦。在大年初一,黄氏兄弟外出拾草,在坟边挖草时发现一个坛子,里面装满白银,兄弟俩把坛子搬回家,大年初二,兄弟俩就到李秀河村上去,把过年需要的吃的用的买全,回家放鞭炮,设席守岁,从此,兄弟俩就把初二定为守岁的日子。年后,黄氏兄弟因好心安葬了地藏王庙的和尚而得到了很多金银财宝,他们就砌房造屋,聚妻生子,人丁兴旺,逐渐发展形成了现在的黄西村,后人不忘老祖宗是在初二发迹的,于是将初二守岁的习俗流传至今。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