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氏民国婚姻

家乡区县: 卢氏县

民国年间,男女婚姻仍因袭封建礼教,全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定,婚前双方互不见面,但须经很多繁文缛礼,如:
1、作揖:即订婚,此前须由男方央媒人到女方提亲,同意结亲时,定日于,男方长辈和媒人带齐订婚彩礼到女方“作揖”,女方须挂起祖志,共同插香行礼。女儿要给公公叩头,公公给儿媳赐叩头礼钱。然后设宴招待,女方则须约亲戚(姑、舅、姨家)来陪媒。常有女方嫌男方所带彩礼量少或质差,虽已挂起祖志而翻脸,宣告不与结亲的,这中间无论结亲或不结亲,男女双方均处于无权地位。

2、下书:订婚(作揖)后,通过媒人联系,女方同意让男方迎亲时,由男方诹吉先生,开列男女双方和双方父母生日“八字”,按相生相克,分别确定请媒人、行礼和迎亲的吉日,由男方长辈送至女方,谓之“下书”,即通知的意思。
3、请媒人(俗称请客):男方设较高级宴席,酬谢媒人,女方长辈偕亲戚带礼品到男方家赴宴,陪媒。

4、行礼:在迎亲前一个月内,男方长辈带礼品(四架食盒一坛酒,后改为数十包点心,按女方亲戚户数计算)到女家行祭祖礼,并带给女家妆奁的油漆费,女家把祭品分送给亲戚,亲戚给出嫁女儿“添箱”(即送嫁妆)。

5、迎亲:男方由一谙世故者率新郎、迎客夫妇(二人均必须是初婚者)、鼓乐,乘四顶花轿(由新郎、新娘、迎客夫妇分乘,若是两顶的,由新娘、女迎客分乘,新郎和男迎客骑马)到女家迎娶,女家设宴招待,并邀其亲戚送女。花轿进村,路口各放一桌,给新郎、男女迎客抹花脸,地铺地毡或苇席,由一妇女(必须是初婚,夫妇、儿女齐全的)拉住新郎新娘的后衣襟,由孩子们向头上撤五谷,同时进入洞房,新郎揭去新娘的盖头,叫“抢门”,这时新郎才第一次见到新娘子,接着双方洗脸,娘家人开了箱子,取出脸盆、木梳,小姑子给新嫂子端洗脸水,新娘子要给小姑赏钱,梳头人(必须周全妇女)给新娘子梳头,梳起头,才算是媳妇。接着是新郎新娘吃饺子,喝“合卺”酒,男家设宴招待客人。前三天晚上,村中弟、侄、嫂子们到新房戏谑玩闹,谓之“闹房”,借以消除新郎新娘之间的生疏感。

6、回媒:迎亲的第二天.仍由一谙世故者率新郎到媒人家行谢媒礼,再到女方娘家拜见岳父母.饭后当日返回。
7、祝三天:迎亲第三天,女方母亲偕亲威(多为女性)带饺子到男家看望女儿,男家设宴招待o
8、住十日:婚后十日内,娘家择吉日接女儿住娘家,住娘家日数应少于初嫁到男家已住过的日数,到期送回。
9、认亲:婚后第—个春节里,新郎带数十上百份礼品到岳父家,由妻兄、弟陪同,到每户女方亲戚家认亲拜年。
10、追节:婚后第一个端阳、重阳节,女方亲戚到男家送节礼,男家设宴招待

 

J箜城(2014-04-2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