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氏礼节

家乡区县: 卢氏县

      尊师爱生:卢氏和全国一样,有尊师的优良传统。清时的私塾先生,被尊为“西宾”(古以西为大),宴会中必坐上席。平时老师的座位,无人敢坐,每逢开学、散学,学生家长必须亲领学生带酒菜去请先生,让学生给先生行叩头礼,逢端阳节、年节,学生要给先生送节礼,日后无论学生的地位多高,官职多大,对凡教过他的老师,必须终身以师礼事之。至民国时,此风仍存,但只强调师道尊严,不提倡爱生,老师常体罚学生。建国后提倡尊师爱生,老师对学生的各方面关心备至,消除体罚现象,学生对老师有礼貌,进老师室或路遇老师,要喊“报告”并敬礼,年终给老师送贺年片、年画。毕业班学生给班主任、任课教师送照片、纪念品以示敬爱。
      尊长爱幼:封建社会提倡封建孝道,以统治人们的思想。建国后提倡尊老爱幼,卢氏人民在这方面有好的传统,如对长者说话,必须称伯、叔、老辈子、大妈、大婶等;长者立,不敢坐;儿子、媳妇吃饭时,必须先给老人端,老人不到不敢吃;在父母面前,不敢随意打骂自己小孩;对舅父很尊重,有“舅大似天,表哥一员官”的说法,家庭纠纷常请舅父来处理,父母去世,人殓、埋人必等舅父到场认可;媳妇外出,须向婆婆说知
       礼貌待客:无论春节期间或平时,有客人来,一般引入室中让座,抽烟倒茶,主人陪坐,不吃饭不让走。进餐多在中堂,女眷常在里间儿,客坐首席,家长作陪,子女端饭。给客人盛饭,多用大号碗以示厚道,客人若估量吃不完,可先分出一些再吃,不能剩半碗。吃馍亦需吃完一个,或和人分食一个,一般不能剩半个。且要在吃饭中间吃漠,不能饭吃完后专吃馍,言谈中有什么矛盾或不谐和时,主人常让步,客走时需告知主人,主人送出门或送出村。
乡村农民淳厚善良,在吃饭时候,即是不相识者遇到门前,也让进屋饭食相待。

 

J箜城(2014-04-2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