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藏在儿时记忆里的春节(一)

春节传统的叫法也叫过年,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节日之一,从古到今,每逢春节,举国欢庆。因为春节即使一年的结束,又是新一年的开始,同时蕴含着收获与希望。但是如今的春节已经貌似已经少了当初的年味,唯有儿时记忆里的过年,让人念念不忘。

贵州省镇宁苗族布依族自治县是一个以汉族为主、多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每个民族有着不同的民族风情,所以每到过年,镇宁便充满了各种年味。虽然如今已经过了十多年,但是藏在自己记忆里的儿时年味依旧记忆如新。记得当时我才几岁,不知道是因为当时还小还是为什么,那时候特别喜欢过年,今年刚过完年就在盘算着下一个过年的来临。那时候只知道,过年了就意味着父母会会给自己买一套新衣服,从头换到脚,全是新的,这是过年最高兴的事情之一。除此之外,最喜欢的就是过除夕了,因为除夕对于小孩子来说,是“收获最大的一天”。

除夕的前两天,母亲就将家里的糯米拿出来,用一个大盆淘一下,泡在大盆里备除夕那天使用。除夕那天,村里所有人都起得很早。我爸妈当然也不例外,凌晨五六点,天微微亮,爸妈就起床了,兴奋的我也早就醒来只是一个人不敢起床,见到爸妈起来,便快速的穿上衣服,一下子冲到爸妈面前,打算吓一吓爸妈,换来的确实爸妈摸摸我的头说,今天太阳打西边出来了?起这么早。然后爸妈就忙去了,只见爸爸在生火,妈妈在用甑子(贵州用来蒸饭的炊具)盛前两天泡的糯米,明白了,父母这是要蒸糯米饭,然后打糍粑。我赶紧跑过去帮忙,因为糍粑是我的最爱,我当然要尽一份力了。我赶紧帮母亲扶着甑子,母亲把米控了一下,就往甑子里面倒,等到把米全部倒到甑子里面,父亲那边生火也初见成效,火苗在炉子里面攒动,貌似十分兴奋,充满激情。

未完待续,欲知后事,请见埋藏在儿时记忆里的春节(二)

悠然(2014-04-2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