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桥名人——李天经

家乡区县: 沧州市吴桥县

李天经(1597—1659),字性参,号仁常。明朝吴桥定原(今吴桥县城关镇杜庄)人。祖父李懿,曾任明朝西宁道兵备副使,为边防名将,文武兼备。  李天经于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中进士。出任河南省开封教授,转任国子监博士、户部驿传道、陕西按察使、河南右布政使等职。为官清正,被誉为“李清天”。

李天经长于吏治,且酷爱“星纬之学”(即天文学)。公余之时,经常读一行、郭守敬、王恂、张衡等人著作及天文、数学、物理、历法等西方科学著作,立志要把中西科学融为一体,以改造我国故有历法。他由河南去北京述职时,会见了大学士徐光启。此时,徐正督修《崇祯历书》。谈话间,李向他陈述了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抱负,受到徐的赞赏,并保荐李为光禄寺卿,参加编制历法。不久,徐因年老多病,便将督修历法的重任全部托付给李天经。李向皇帝朱由检提出了《论节气疏》、《论置闰疏》、《论仪器疏》、《修订历法条议二十六则》等奏章,作为修订历法的准绳。并请天文学家李之藻、王应麟及外籍科学家龙华民、邓玉涵、汤若望、罗雅望等参与历书编修。历经数载,终于写成《崇祯历书》。该书共126卷,每卷都由他精心审核。他还亲自撰写了《浑天仪说》五卷,阐述十余种精密天文仪器的制造和运用方法,为中外天文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由于他编写历书功迹卓著,被提升为光禄寺正卿(一品)。

崇祯十七年(1644),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攻破北京,明朝灭亡,李天经回故乡休养。清初授命他为通政使,不久便以病老为名,辞归故里。在乡期间经常赈济灾民,并曾捐银千两,赞助修建吴桥砖城。清顺治十六年(1659)病故。

乄巴黎下的小情绪(2014-04-2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