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牛麻花

家乡区县: 大冶市

   作为大冶人还记得金牛有名的麻花吗?金牛的麻花欠搓了,其实是脏话,可是这也说明了它的出名。麻花,北方称为油绳,南方常称为麻花,黄石大冶则俗称之为“绞条(大冶话读作搞条)”。“绞条”,顾名思义就是把发好的面粉手工搓成小面条,几根小面条像编绳子似地绞缠纠合在一起,做成大的绞条后再放进油锅里炸,直到“绞条”自动浮出油面,色泽慢慢转黄,捞起来略加晾放,就可以食用的一种风味小吃。相对于其它的小吃食品而言,麻花用料(面粉、食油、矾、碱等)平常,制作简单,成本低廉且不需要多大的场地,所以,民间小作坊随处可见。

   一般人制作的麻花不过是民间面粉小食品,虽可稍解老少妇孺日常嘴馋,但始终上不得台面。乡间田头虽然不乏提篮挑担游乡者贩卖,但商场超市鲜有其身影。金牛麻花则不同。它既是一种民间大众化的小食品,又是能够上得台面的地方名点。古时长江各大码头、武汉、长沙等大城市还开有它的专卖店,而且外形制作美观。既有传统的发辫型、剪刀型,也有令人叹为观止的鸳鸯型、燕子尾型。甜咸俱备,风味各异。可煮汤、可炒菜,还可下火锅。大冶民间巧妇常用金牛麻花制成“麻花红烧肉”“麻花糊面”“麻花蛋汤”等家常小菜肴来招待亲朋好友,深受大家的喜爱。

   大冶民俗文化工作者,先后对金牛麻花的传播原因、制作工艺进行过考证发掘,认为:古代金牛处在五县通衢的交通要道,来往客商络绎不绝,商业发达,手工作坊繁荣,民间食品丰富多样,这是金牛麻花出世的客观条件。加之自古就善于经商的“金牛客”散布五湖四海,“金牛麻花”一出世就随着“金牛客”的经商洪流流向四面八方。

   有关文献记载,早在清末民初,金牛人就在汉口、汉阳、武昌三镇的僻街小巷,开有数十家金牛麻花店。一些在北京、上海、广州做生意的金牛客和在台湾、香港、南洋的海外金牛同胞也常写信回家索寄金牛麻花。据有关方面的考证,金牛麻花脆酥特色的形成源于独特的制作工艺。将适量的麦粉、食盐、矾、碱混合在一起,用适量的水将其和匀揉活,出条?洒点食醋,成形,下锅,一环紧扣一环,搓条要轻,出锅、下锅要看准火色,油不能太红,要适时用冷油调油温。麻花起锅后用密封容器存放,以防软化变质。

   上世纪末,金牛镇食品厂为寻找“金牛麻花”合作伙伴对外招商时,曾对“金牛麻花”的创始人进行过探究,最后根据民间传说(依据当时金牛街老人的口头回忆,无文字根据)认定“金牛麻花”创始人是金牛百年老店“刘福炎麻花店”的老板刘福炎。

   查《大冶县志》,几乎找不出任何佐证金牛镇食品厂这一说法的文字材料。“刘福炎麻花店”也没有在《大冶县志》留下记载,单凭金牛镇食品厂一家之言,即便是刘福炎真的存在,仍然无法确定他到底是金牛麻花的创始人还是“金牛麻花的经营者、传播者”。倒是新《大冶县志》第七章轻工业第205页关于大冶的地方食品中提到,金牛麻花很可能始创于清末民初。

   值得注意的是,《阳新县志》有一则关于“金牛麻花”的记载,说生于1887年死于1947年的金牛铺人王瘌子王贤珠1898年去阳新油货铺当学徒,成年后独创“王瘌子酥麻花”。

我的主页网址:http://abc.wm23.com/kewei0330

梧桐子家乡网址::http://wutongzi.com/kan/hubei/daye.html

店铺网址:http://shop103823367.taobao.com/

博客网址:http://i.blog.sina.com.cn/blogprofile/index.php?com=1

 

念薇*(2014-04-2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