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自己的家乡代言(九)

家乡区县: 河源市紫金县

近年来,紫金社会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时期,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交通运输、建筑、服务、旅游等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城乡市场繁荣,商贸流通活跃。工业基础不断夯实,特色农业稳步发展。紫金县大力发展“四新”产业项目,全社会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100亿元。发展特色农业取得显著成效,创建新农村建设示范点61个。全县有13家企业获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拥有广东省名牌产品4个。
工业基础不断夯实
近年来,紫金县不断夯实工业基础。紫城工业园控制性详细规划即将完成编制;临江工业园园区配套设施正在加紧完善,企业服务中心建成投入使用;古竹经济开发区清理盘活闲置土地取得实效,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取得新进展。该县现有的10个“四新”产业项目,立国制药、台金数控、清大三星太阳能正在增资扩产;鹏鑫电气顺利达产;协成电子正在建设;国电风力发电、信大石英电器、正天药业“生物制药”项目正在筹建;投资10亿元的奔达康特种线缆项目和投资5.5亿元的新豪国际大酒店签约落户。全社会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100亿元。
特色农业稳步发展
紫金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已发展到50家,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157个。全县有13家企业获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拥有广东省名牌产品4个。创建新农村建设示范点61个。建成国家商品粮基地和袁隆平两系法超级杂交稻示范推广基地。完成国家东江上游产业带——春甜桔项目建设,春甜桔被评为“十大岭南佳果”;国家级保护品种蓝塘猪资源保护核心场立项建设。创办国家级万亩粮食高产示范点2个、县级粮食高产示范点18个;绿色无公害蔬菜基地发展到6个;新种植油茶7000亩、紫金春甜桔4500亩、茶叶2000亩、南药500亩。新增2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2.6亿元,同比增长6.8%。
第三产业加快发展
该县正加快发展第三产业。越王山旅游风景区整合资源升级改造,御临门温泉度假村被评为“广东省温泉旅游示范基地。投资60亿元的河源华南城首期商贸配套项目“十里东岸”今年开盘,二期物流项目准备动工建设,建成后将成为粤东北最大商贸物流基地。全年旅游营业收入2.68亿元,与上年同比增长27.6%。全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1亿元,同比增长17.1%。
基础设施加快建设
全面开展“城乡建设管理和重大项目推进年”活动。河紫高速公路工程设计接近尾声,征地拆迁合同已签订,全面动工的各项准备工作有序推进;硬底化改造自然村道100公里,基本实现农村客运服务均等化“三个百分百”工作目标。全县农村配电网改造面达78%;2G网络实现全覆盖,3G网络基本覆盖全县所有行政村。宜居村镇“六个一”工程创建活动扎实开展,成功创建宜居城镇1个、宜居村庄2个。
惠民实事有效落实
该县积极落实就业再就业和创业优惠政策,促进城乡居民充分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1%以下。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人均每月调增145元。充分利用省“双转移”政策,加强农民技能培训,5年累计转移就业6万多人次。
以扶老、助残、救孤、济困为重点的社会福利、慈善和残疾人事业不断发展,五保低保动态管理、应保尽保,全年发放各类救助金2290万元。全面落实国家强农惠民、免费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助学金和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等政策,累计发放各类补贴11365万元。
强化扶贫开发“双到”工作责任,全面落实“一村一策、一户一法”帮扶措施,“2011年广东扶贫济困日”全县社会各界认捐1504万元,各级帮扶单位投入23622万元,落实帮扶项目1457个,4267户贫困户实现脱贫。预计全县在岗职工年人均收入、农村人均纯收入由上年的23498元、5341元增加到24673元和6409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50.36亿元,比增17%。竭尽全力推进县城自来水供水工程、县人民医院住院大楼建设和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等十件实事。
各项事业统筹发展
文化紫金建设初见成效。新建102间农家书屋并投入使用,苏区18处革命旧(遗)址修缮完工,红色苏区被列为“广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刘尔崧纪念馆被评为首批“广东省青少年党史团情教育基地”;孙中山纪念馆建成开放;花朝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教育强县创建工作启动。中山高级中学不断完善,新增学位2000个;校舍安全工程基本完成;一批教育基础设施正加快建设。成功申报省、市级科技项目8个,获国家授权专利117件、市科技进步奖3项;创建市级科普示范镇1个、示范村2个、示范基地1个。生态环境保护得到强化。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加快建设,新种植林木7万多亩,封山育林管护2.4万亩;“省计生优质服务县”创建成功。
紫金县积极实施“六五”普法,加强社会管理和创新,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发挥县、镇、村三级综治信访维稳平台和“公仆信箱”作用,畅通信访诉求渠道,信访突出问题专项治理101宗。依法妥善处置临江环境铅污染事件,全力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和社会稳定。
该县经济发展态势良好,经济效益明显提高。2011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6.3亿元,比上年增长12.4%。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1114元,同比增长11.4%。实际利用外资2045万美元,同比增长2.68倍。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6000万美元。一般预算收入、税收总收入分别达到3.03亿元和5.14亿元,同比增长25%和30.5%。财政综合增长率为32.87%,全省排名第13位,全市排名第二位。
以上便是对紫金经济的详细介绍,紫金要发展,就要求紫金人要不断努力,为自己家乡贡献自己的一份力。愿以后的紫金越来越繁荣。

紫金是个不错的地方,欢迎大家一起来玩!精彩待续。。。

wm23SDSCUJ12(2014-04-2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